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太原游记

太原游记

永祚寺与山西汉子

    奥运圣火在太原传递时,看到了太原的标志——永祚寺的双塔。于是,7月去太原时,便冒雨去永祚寺一游。

     永祚寺,位于太原东南郊郝庄村,寺内有明代建造的砖构双塔,故俗呼双塔寺。双塔为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平面八角形,13级,高50多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我登了三层,因脚力不济,便下来了。由于人们出入太原,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双塔,所以永阼寺也就成了太原的标志。

      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我们到时,早已过了牡丹开放之时。寺内的大殿为砖构无梁殿,两层重檐楼阁式,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玲珑雅致

     永阼寺很宁静,看不到其他游人,然而我们在寺内也巧遇到了一位山西汉子,让我们无意中见识了山西人的淳朴与率性。那是在看牡丹时,导游向我们介绍,今年寺内的牡丹开得迟,她5月来时,牡丹还没开放。突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咋不开?”扭头一看,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子,黑黝黝的大脸带着几分酒气,大声驳斥导游:牡丹就是在四五月间开,时候到了,我就要开。一句“我就要开”让大家哑然失笑,山西人的朴实、山西人的率性,由此可见一斑。雨还在时断时续地下着,寺内无一个游人,只有我们10余位同行者,三三两两地在寺内欣赏着雨中静静矗立着的双塔。

     离开永祚寺,我们又去了崇善寺。崇善寺在太原的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为荐其母高皇后,在该寺旧址上大事扩建,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使得绝大部分建筑被毁,现存仅有的大悲殿。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檐安有隔扇,背面装有板门,殿内设天花板,檐下有斗拱承托屋檐,瓦顶黄绿色琉璃剪边,瑰丽壮观。殿内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巨像。寺内还保存有宋、元、明版藏经,大都有确切年代记载。可惜,寺内不许拍照。

     雨中宁静的永阼寺,历史尘封的崇善寺,太原的寺院也大同一样,没有香烟缭绕,没有香客如织,没有游人鼎沸,一切又回归佛家原有的清净,回归僧人才能享受的脱俗,只有那位大声说着“我是牡丹我就要开”的山西汉子,搅乱了佛寺的一池幽静,把游离于尘世的思绪又拉回到了人间。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