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娘子关
十三年前(1996年)的夏天,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我们班里组织外出水彩画写生,目的地就是位于山西东北边境要塞的娘子关。那次在娘子关住了大约十天, 除了画画,我们还爬长城,拜访水上人家,看五龙泉、水打磨,下桃河逮鱼......晚饭过后,我还经常跟同班一位女同学在娘子关的山路上散步。
娘子关是个很小的山村,小小的娘子关火车站蜗居在陡峭的半山腰。石太线上的列车虽然繁忙地穿梭于此,每天却只有两趟穿行于太原和石家庄之间的慢车才在这里停靠。作为山西的边关要塞,极具标志意义的娘子关站看似喧闹,其实寂寞。
寂寞的娘子关火车站排遣寂寞的办法是听音乐,听的是凯丽金的萨克斯。听起来你也会觉得有些奇怪,但是的确没错,十三年前,我们夜夜都在醉人的《茉莉花》和 《回家》的悠扬旋律里入梦,而那音乐就是从喧闹而又寂寞的娘子关火车站传出来的。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萨克斯,更不知道凯丽金。但是极具东方古典情调的水镇 已经与满怀西方情调的音乐水乳交融。
那时候娘子关只有一家小旅馆,坐落在火车站脚下的山洼里。女同学占据了仅有的几间带有床位的房间,我们男生就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打地铺。每一个凉风送爽的夜晚,萨克斯音乐在山间飘飘,桃河流水在房外潺潺。从那时候开始,除了喜欢水,我们还喜欢上了萨克斯。
那时候娘子关只有一家小餐馆,几十个同学的来临一定让餐馆老板高兴得厉害。每晚,在小餐馆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几十号同学在那里吃大碗面,偶尔能听到一位本 地同学用平定腔调喊:“老板,来个凉——菜——”。餐馆也有啤酒,但却只有老师偶尔喝,我们也想喝,想想盘缠也就忍住了。有一天我们从桃河里逮了一条鱼, 用方便面调料炖了一锅鱼汤,美得我们老师不住地夸好喝好喝。
这一切都成了我不断重复的梦,十三年过去,我不知道在梦里回去过多少次。
离开娘子关的第三年,那位曾在娘子关与我散步的同学成了我的妻子。
终于,在上个周末,我们又坐上了那趟古老的石太线慢车。随行的还有一位,上次没去过——我们的女儿棉棉。
火车缓缓驶进娘子关站的时候,满山坡长出来的水泥高楼让我们感觉这里变化真大,这种变化让我们有些失望。不过还好,再往关内的深处走,几乎原封不动的娘子 关一下子就唤起了我的记忆:关门、城墙、群山、河水、磨坊、老树、小桥、石径......还有那家小旅馆和紧挨的小餐馆,居然还都健在。真想对他们说:你 们好!别来无恙!
在娘子关盘桓了一天一夜,我们一步一步地探寻曾经走过的老路,一点一点地唤起久已尘封的记忆,一切都宛如昨日,一切又恍若隔世。
这次我们住在水上人家。水上人家是娘子关村里的一户普通人家,去水上人家本来也只是“寻梦”的,但没想到这里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和特色旅馆,几句简单攀谈,我们就决定在这里过夜了。
十三年前,隐约记得这里还只是一户普通人家,没有院墙,不收门票。一个早晨我们一群同学就在这个院子里支起画板。一位老人从家里出来汲水,面对满院子的学 生,老人视若无睹。老师说,老人经常上电视,对一切都习以为常了。老人装饰了我们的画,我们点缀了老人的生活。老人在自己家里很娴熟地扮演着自己,如此真 实。
等我把我的这些记忆告诉男主人的时候,他淡淡地说:老人就是我父亲,去世了。围墙和两间小平房是新建的,其他一切都没变。水上人家主人姓苗,住在娘子关村 头的山坡上,娘子关无数的泉眼不断汇流,最后汇合在水上人家,在院子当中形成一条流量极大的河流。院子一端是利用这条河流而建起的水打磨房。院子中央是主 人先祖苗福林于1930年种植的一棵葡萄树,80年树龄,这架葡萄枝叶招展满院,绿荫葱茏,果实累累,蔚为壮观。现在他们一家人除了种地,主要就是接待游 客,搞旅游经济,日子过得安安闲闲,殷实惬意。
娘子关的泉水源自地下奥陶纪,终年喷涌不息,流量不因旱涝而增减,水质清冽澄澈,可直接饮用,水温恒定,终年保持19摄氏度,冬季不结冰。其中一眼五龙泉每秒流量超过两立方,是平定县和阳泉市的主要水源。真是一块福地。
女主人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顿极普通却又极可口的农家饭:馒头、拌汤、炒鸡蛋、红烧罗非鱼(当地特产),我又从厨房搜罗来几个西红柿、黄瓜,都是主人刚从房后的菜地里摘的,外加两瓶燕京啤酒,葡萄架下的这顿晚餐真是过瘾。
我们就住在临近水边的一间平房里,入夜,隆隆水声伴梦,感觉真是奇妙。
第二天,女主人给我们准备的早餐是:一大盘炸馍片,蒸鸡蛋,咸菜和玉米面糊糊,简简单单的几样东西全是他们自家的特产,平时基本不吃早饭的我们一扫而光,真是带劲。
我用这么长的篇幅记述水上人家的简短经历,是因为我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淳朴和亲情,收获了一夜的美梦和一天的美餐,而食、宿、游这一切的费用加起来仅仅花 了90元,我给他们100元表示不用再找的时候,他们全家人执意找回10元钱。我在感谢他们的同时,也为他们做个宣传,希望朋友们能去支持和体验他们一家 人支撑的简单的旅游事业。
除此之外,到娘子关必去的两个地方是水帘洞瀑布和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城楼以及长城。十三年前毫无旅游经济意识的村民如今脱胎换骨,这几个景点都开 始售票。桃河两边和关门两侧也都布满了旅馆、餐馆和店铺,这样也好。大可放心的是,所有的消费都十分便宜,不必有被宰的担心。
短短一天一夜的行程很快结束,在缓缓开出娘子关的列车上,我们久久地回头张望,娘子关犹如一位久别重逢而又不得不再次匆匆做别的伊人,十三年过去,我们已不再年轻,而伊人却风姿依然,如水如云。
我本多情,我相信每一次的际遇都是缘分;我也相信每一次的邂逅都可能是诀别。
所以,我珍惜!
借用一下李白的《黄鹤楼》,篡改一首《娘子关》,如下——
昔年已携娘子去,此地空余娘子关。
娘子一去今始返,桃河流水起波澜。
九关森森接古道,五龙潺潺润阳泉。
此去情牵何处最?水上人家绿满园。
看照片吧。
慢车,没有空调,消热靠的是车顶的一排吊扇,这种火车已经不多见了。
我喜欢坐火车看风景,尤其慢车,慢悠悠地走,停靠无数的村镇,无数的风景迎面而来,又转瞬即逝。你不知道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而无情离去的风景又让你无奈。一趟火车就如一次“浓缩的人生”:在永不停息地期待和无奈之中前行。


到达水上人家时,天色已暗,正好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水,长时间曝光,拍出来的照片水如绸,夜如昼

桃河东岸的石质属于上水石,也叫假山石,密布其间的洞穴被游人支进去无数的“支腰棍”,据说这样可以治腰疼
桃河岸边的崖壁石刻

水帘洞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