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大王庙
大王庙是家乡县府新建的一处游乐所在,官方名称叫颐民公园,可当地人却不叫官名,就叫大王庙。
在从官还是从民的原则问题上,我一向是立场坚定,毫不含糊的,所以,以下只有大王庙之称出现。
大王庙位于家乡县城东一面土梁上,依坡而建,直至梁顶。其建筑不外是亭、阁、桥、塔、庙的组合,山与水的依傍。

近年来,当地有了钱的煤老板,纷纷布施,大修庙宇,再塑金佛,一副真诚忏悔相的背后,不外是祈求神通广大、慈悲为怀的佛,保佑他们平安发财的心理。当然也不排除面对大把来钱而产生的惶恐感,来向菩萨打点的意思。因为在他们的经验和意识里,钱能摆平一切!
确实是这样。当我们后人朝山拜庙的时候,看到功德碑上刻着的某年某施主捐资重修庙宇之类记载的时候,谁又能透过历史的迷雾,清楚这位慷慨乐施者的真面目真意图呢?
佛都不计较这些,我们芸芸凡夫又怎么计较得了呢?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并且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国。我认为,中国佛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这方面,基督教就要相形见绌了。其原因,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的相互交锋乃至吸收和融合。
中午吃饭的时候(十一返乡期间),儿子说他要和小朋友们结伴去大王庙玩。这样,我就有了保驾护航的光荣使命。
没有料到的是,儿子不接受我这个保镖。趁我午间迷糊的当儿,串联成一支少年先锋队,先行开拨。这就造成了我一路追寻的局面。

远远就看见了石阶为径、矗立高处的大王庙。大王庙座北朝南,隔着一河一路,与对面远处的群山,相对无言。庙殿前方两侧,一塔一亭。亭中观风以迎紫气东来,塔下镇妖为防洪水作怪,意象明显。
从刻有大王庙官名的卧石旁步入,假山迎面,水榭徐来。加上小径蜿蜒,绿草纵横,也不失为一处人造风景。

左顾右盼,不见儿踪,只好盘阶登高,一步步走近庙宇。心想,即使莲花座下,也顾不得了,一定得把儿子拉回红尘。台阶尽头,是一平台,四大天王分列两侧。此 四大天王,法相庄严威武,绝非前几年港台之四大天王,而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分执琵琶、宝剑、赤索、宝伞,守护四 方。尤其是那个东方持国天王,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功力恐怕香港四大天王四个绑一块也比不上。

其实,佛已至无恐无畏之无尚境地,哪里还用得着护卫呢?这四大天王,我想,不过是人们出于世俗之心,给佛安排的相应级别的待遇罢了。

大王庙里正 中央,供奉着三尊佛像。我原以为是释迦牟尼的化身、报身和法身,因为相貌十分相似。但再仔细看莲花座上的字,才知道我只猜对了中间。西侧的则是南无阿弥陀 佛,东侧乃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中国一般佛寺的大雄宝殿里,都供奉着这三尊佛,也称三世佛。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他教导我们要念佛 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主宰人们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身心安乐。可见,此三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 相同的,只是职责分工有所区别罢了,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各司其职。

在南无阿弥陀佛座下,我不免为世人的盲信感叹。人们经常念诵 “南无阿弥陀佛”,却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是 什么意思,即使念了几十年的虔诚信徒也一样。实际上,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 敬!不过,多数人的不懂丝毫无损于他们的人格,这比那些明知应该服务主人,却反过来愚弄甚至鱼肉主人的仆人们,又是何其高尚!
先尊佛,后寻子。我程序不乱,但仍一无所获。
躬 身退出大殿,又见庙门柱上有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十卷灵文可灭恒沙罪,下联为:千华教主能消万劫灾。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十卷灵文何指,千华教主为 谁。回来后查了一下,觉得十卷灵文应该是指《楞严经》。《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修行大全,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 如此。千华可能是指南山律宗这一派。其教主到底是指哪一位,由于本人学浅,无从得知。这幅对联,如果不是随便找来写的,那么,就是此人意属律宗。律宗在三 教三宗中属唯识圆教宗,以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印象中,好象弘一法师就是律宗的。
佛教堂奥太深,我难窥门径,还是返观一下远处的山峦、脚下的县城吧。这滚滚红尘,才让人感到比较熟悉和亲近。

从佛世界中神返俗界,我才想起此行的任务。心想,小儿只怕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所以,干脆失职,自得其乐了吧。
乐在其中一会儿,奇怪就来了:本来一座佛庙,为什么人们叫大王庙呢?不解。又想:为什么县府修建的一处公园,却要为佛起新居,请佛来主持呢?
后来听人说,此乃县令营造风水,以图高升之举。因为高阶至顶,意喻步步登高;小径缠绕,取官绶围腰之意;脚下有河东流,意味源头活水,奔流不息,滚滚东向之势不可阻挡也。
果是没有虚费财库,前任知县已到了知府衙门,现任也高升可待。而大王庙里的三尊佛,面相依然,毫不居功,仍自含笑红尘,让人更加深信其法力无边,更加坚信其有拜必佑的优良品质,想来香火一定旺盛的。
如此素质的佛,还是应该膜拜的,大概人们都这么想。
正当我据理猜度时,忽接小儿行踪的密报,遂不敢耽搁,急往。可巧逮个正着。哼,你们这群小猴子,怎么能跳出我如来,准确地说是如来观者的手掌心呢!瞧!这一干人马,还不是都被我乖乖收入了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