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娘子关(一)
娘子关,在我们家的字典里,是一个太不陌生的字眼。因为当年夫家经营葡萄园时,就常到那里去卖。现在大姑姐他们做生意,就更是个常来常往的地方。而去娘子关玩玩,我们原不是冲着什么名胜去,而是冲着那里的水去的。想来奇怪,从前听见的娘子关,可没听见水什么事儿。
从老家的南关站出发,八一那天,我们就起程了。终点是娘子关车站。行程只有近一个小时,票价每人一元五角。

还没出站,就看见车站后面高高的山,还有电线交错间的峰火台。出了站又惊喜了一下子,看见了候车室门口那棵漂亮的合欢树。还有这车站,虽然看起来还很整饬,可里面的狭小和制式,让我老觉得它和我们那里的车站一样是日据时代建的。我虽没发现什么证据(我们那里的车站角落里还有小小的石头,上写昭和某某年建什么的,所以有过剧组来拍戏),可就是那种感觉很明显。

看见了长城,还有烽火台,不用说,这关城是一定要去看的了。
可是一出车站,迎面就看见一个公园,叫五龙泉,进去了才知道,什么公园,就是从前的一个大泉眼,现在人们给围了起来,买门票才能进去看,可是进去看了,就觉得有点被忽悠,那泉眼现在的待遇不低,上面砌了井,而且罩上了玻璃罩,可是水却不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先看看这个介绍吧!

说起来这个水,娘子关虽以关城闻名,但当地人知道,这娘子关实在是个水城。因为娘子关特殊的地势,这里是个泉城,全城有很多处泉眼,其中当年水势最大的就是这个五龙泉了,泉水从平地涌起,沸沸扬扬,有如开锅之水,水色清沏碧透,四时不涸。据说水的的冲力极大,有人往泉眼中扔几十斤重的石头,转眼就会被泉水翻上来。泉水流出后,顺北边峭壁倾泻而下,形成一幅落差40米,宽6.5米的绚丽多彩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注数十丈深的谷底。其声如雷,其彩如虹,甚为壮观。明代王世贞有诗赞此景:“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看来当初的确是有此泉此景的,不能说虚妄。

可是你们看,那座亭子实在是后人为了附会一个传说而造的,造型别不别扭就不说了。那五条喷水的龙自然也是当代人造的,那龙嘴里的水是那泉眼里的,可那是用水泵抽上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当今全国很多地方缺水,问了公园里的人,他们说的并不详细。而据我们所知,因为娘子关是冀晋交界,当年属于那个省曾有过变动,可现在属于山西的平定,这一个地方属于哪儿并不是一个什么大事,可是为了这个泉城的水,前三年地儿冀晋两省还有一场争夺战。原因是下游的石家庄的水来自于这里一部分,石家庄是个缺水城市,上游的阳泉呢是个工业城市,也缺水。上游缺水要截流,下游就只能少用或者没有。最后的结果是上游占优势,据说上游在主泉眼上用了五根粗粗的大管子抽水,所以这大海眼就再也冒不上水来了。
不期然看水看出些忧患意识来,叹息着出门,临了,看见一种花,很像葵花可又不大像,拍来问问守望啥的认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