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
7号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将混浊的空气洗的干干净净,8号起来于是秋高气爽,上午出去竟然能清晰的望见狮脑山上的纪念碑!这应该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这些年 由于自然环境每况愈下,纪念碑也委实越来越模糊,于是狮脑山也渐渐被我淡忘了。我突然有上狮脑山的欲望,我喜欢看秋天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好不漂亮,车票 是8号晚上的,我还有半个下午的时间,够了。
顺便说一句,这是史上第一次一个人旅行,弟弟上学,爹妈上班,老同学也都上班。
到了21路终点的时候,纪念碑愈发清晰了,可接下来的5公里山路是没有车的,得瑟一回,打车吧,时间宝贵,跟师傅讲好了,不打表,8块,呵呵,原来阳泉还 是有许多美丽的东西。路上和师傅攀谈起来,我说我上次来还是98年呢,他便很热心的向我介绍8年来的变化,喏,上山的山路都硬化了,还装了路灯;半山腰修 了个茶馆,档次颇高;山脚下的人民英雄纪念馆国庆前才剪彩……我问门票多少呢?他说收了一段时间,但客流太少,又不收了。还说山上不敢开发了,因为下面挖 煤挖得很空,不敢再修建什么景点了,这些让我不安了起来。
来到山脚放眼望去,石阶上空荡荡的,但也落得清净,开路吧,一路上时而山风徐徐,夹杂着各种植物的草香,时而斑斓的树叶飘落,时而阵阵鸟鸣,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半山腰仰望钟亭,看山腰上烂漫的野花:
终于到了3/4的山腰,纪念碑也越发明晰了:
但眼前的景象着实让我很心痛,“钟亭出现裂缝,严禁入内”!裂缝深深深几许!?
钟亭是去不了了,记得小学那次来扫墓,我和刚蛋儿还在那里的石柱上刻过“XXX到此一游”。狮脑山的钟亭就像南京灵谷寺的灵谷塔,虽不大,但是“风景这边独好”,几乎能看到阳泉市的全景,是拍照的好地方。想到若干年后钟亭所在的山峰可能会坍塌,钟亭也会永远的消失在地球上,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怜悯。
继续上山,已经能看到一半以上的纪念碑了,山风也越来越大(也为我后来的“乙醇中毒加感冒”埋下了伏笔),再回头望一眼钟亭,不想了,继续,终于到了山顶。
Cool!偌大的一座山,只有我一个孤独的游侠,山风,阳光,蓝天,秋凉。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美丽,从未体验过的美。我从不认为我是孤独的,但此时此刻,终于尝到孤独的滋味。
纪念碑,谈不上伟岸,但很有气势:
来张全景,这张绝对宝贵,画面里一个人都没有:
“母亲”圆雕,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伟大的英勇不屈的女性形象,记得小时候N多人争论她到底是谁,有人说是刘胡兰,我们都信了,呵呵。背后是“长城”。

匆匆走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大变化,山依旧,景依旧。也许是秋天的缘故,也许是人少的缘故,唯一发觉的变化是凄凉,或者,与人的心境有关系吧,唯心主义就是这样的。
下山
下山时看到几个上山的游客,tnnd不早点上来,害得俺想留个影都没人合作,有些郁闷……
俺就是从那时开始头晕的,为了赶时间,在山上走马观花,出了一身汗,下山路上山风一吹,瑟瑟发抖,冷啊,越发走得快了,赶快回家,再看一眼美丽的钟亭,下次来恐怕就看不到了:
记得有朋友曾“称赞”我忧国忧民,可能吧,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痛心,却无能为力。想起上山时司机师傅说的,山下面是个大的矿坑,已经被挖空了!这么说游客爬山爬的只是是悬空的山的躯壳?这样的躯壳又能矗立多久?有这样一座躯壳,是不是还有许多不知名的?……
阳泉的煤炭产业相当发达,全市有三成的人工作与煤炭相关,阳泉也是官方统计的全国第三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不得不承认这让许多人的生活得以继续,让城市得以发展……可是,煤总是会挖完的,煤挖完了,那三成的人做什么呢?当一座座秀丽的山峰都沦为躯壳的时候,我们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