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阳泉游记

阳泉游记

云中鸟道话固关

图  固关水关

    提起固关,还得从上次山西之行说起。

   上次来山西时被山西的运煤车在108国道上整整堵了将近三个小时,前挤后压,动弹不得,因此,对山西境内国道上的塞车现象算是领教了一、二。可要想去领略山西关隘的独特风光和文化,不走国道、不走山道又怎么能实现这一愿望呢?正在踌躇之际,朋友告诉我,在石家庄至太原的高速公路旁就有一处著名的古关隘―― 固关,可以去探访,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这次从太原归来,心中自然就惦记着顺路去探访一下固关,只是苦于不知固关的具体位置,不知如何前往。找来地图查看一番,估计应在泉阳附近的平定县城下高速公路,再设法寻路前往固关。

图  蜿蜒而上的长城

   车出太原一路顺利。山西的高速公路质量很好,尽管每天要承载着那么多运煤载重车的碾压,但总体路况还是不错的。只是这里山多谷深,因此高速公路也是弯多坡长,行车要格外小心才是。

石太高速公路仿佛是一条彩带,在太行山的群山峻岭间盘来绕去,有一段坡路特别长,驾车驶过,耳边听到的几乎都是大卡车刹车的“滋滋”声,更有甚者,坐在车内竟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焦糊味,大家不由地分头查,看看是否是我们的车辆失火或者出了什么问题。经验证,原来是公路上的许多运煤车因超载和超限,下坡时轮胎与地面摩擦时间过长,以致刹车片过热,造成了这一路段的空气中充满了焦糊味道,让人虚惊一场。

   为防止爆胎或刹车失灵,许多车辆在经过这一路段时总是不断地向轮胎和刹车片上洒水,这就更增加了空气中焦糊味道的浓度。

图  山脚下的树丛中闪出了一座村庄,看得出虽满目苍凉,但根基犹在。

   由于这段路比较危险,车辆又多,大家的注意力多集中在了行车安全上。行车途中,我突然发现在高速公路的侧下方有一处关隘城楼式的建筑,根据行车时间和这段路况推断,极有可能就是固关附近的建筑物。我急忙呼叫“停车!”而此时刚好在高速路的右侧有一个没有任何标志的临时出口,我们的车辆在错过临时出口约二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正巧此时从临时出口的坡路下驶上来一台工程车,我们如获至宝,忙询问此处是否是去固关的路?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们真是喜出望外,在欢呼声中驶下了坡路。后来才得知,此处是为了修筑通向固关的公路临时开设的一个出口,既无标识,也不收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吉人自有天助,没想到如此顺利地就寻到了固关。


图  路前方的山崖上闪出长城一角

   前往固关的这段路是土路,崎岖难行,鲜有车辆,除了两侧巍峨挺拔的山峰,再也没有什么目标可寻。我们不得不把车速放慢到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前缓慢地移动着。转过一个山脚,迎面山顶上一处烽燧的身影闯入了我们的视线,“看,长城!”大家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就好像期待已久的猎人同时发现了猎物,精神为之一振。

   不多时,山脚下的树丛中闪出了一座村庄,看得出虽满目苍凉,但根基犹在。村庄建在高高的山坡上,隐没在树丛中,屋是灰的,墙是黑的,整座村庄与周围的大山几乎融为一体,不仔细看难以发现。我猜想这里居住的一定是当年守卫边关的将士后裔,千百年来他们在此休养生息,小小的山庄虽经兵火砺炼,但依然顽强地伫立在这深山之中。

   又行了约2华里,一座雄伟的城楼终于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图  固关城楼

   据《山西通志》记载:“固关的关城设在两山对峙之间,现存有正城一座,北门一座,水门一座,瓮城一处,沿正城分别在东、西山岗上建有长城。长城依山势而上,蜿蜒起伏,整座关城保存完好”。

   由于对固关情况了解甚少,于是在城门前请了一位当地的导游给我们做些介绍。导游是位当地的姑娘,黝黑的肤色中透着一股山西人特有的质朴,我们在她的讲解声中缓步步入了关楼。

图  布满车辙的古道

   固关的城楼高大坚固,全部为青石砌筑。关门上筑有关楼,重檐八角,气势恢弘。关门上方嵌有一石匾,上刻:“固关”二字。门旁墙面上有一书卷装饰物,上刻有介绍固关长城与燕赵长城关系的文字,显然是近年来为开发旅游而作的,看上去与这古老的长城不相匹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将这样一个东西硬贴在古城墙上呢?

   步入关门,两道深深陷入青石的车辙映入眼帘,我用手试了一下,最深处约有4寸,想当年这里定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几千年的岁月沧桑硬是被这晋冀之间的车马往来磨划出了深深的印迹。

图  固关内城

   关门后是一条长约百米的弧形瓮城,这种造型的瓮城在我所经历过的关城中还是头一次见到。瓮城两侧的城墙高近20米,如同一弯晓月,人行其间,更感到固关的险固。关门的另一侧也嵌有石条一方,上刻“燕赵锁钥”四个大字,也许是为了验证这古道沧桑吧,在瓮城东西两门之间的路上还摆放着一辆仿古马车,木质的车轮刚好嵌入那深深的车辙之中。

   沿东门旁的楼梯我们登上了固关城楼,举目四顾,周边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关城四周群山环抱,沟壑纵横,一条小路曲曲弯弯伸向大山的深处。关楼正居于两山险隘之中,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当年康熙大帝在过固关时留有一首诗:《过固关》:

                                     鸟道入云中,

                                     风光塞漠同。

                                     人依险地立,

                                     城有越山丛。

                                     俗朴观民舍,

                                     才多壮士雄。

                                     芹泉连冀北,

                                     回首指青骢。

   依关楼堞口向下望去,一条高速公路在关城侧横穿而过,这就是连接山西太原与河  北石家庄的石太高速路,我们刚才走的就是这条路,只是在高速路上看到的并不是固关关楼,而是距此约一华里的另一处古建筑。见此情景,我不禁额手相庆,若不是正巧看到了那座掩在绿树丛中的建筑,岂不是与固关失之交臂。

   固关不仅关城保存完好,而且与之相连的长城墙体也保存得很好。墙体高大、坚实,多用青石和青砖石灰黏上灌浆建造,高度约有八、九米。沿山势而建的长城上还建有不少墩台,远远望去,十分威严、壮观。大多墩台上设有大炮,各炮位依山势高低不同而布置,与坚固的长城构成了一张严密的防御网。传说当年李自成本想首克固关,再占娘子关而后直接挥师北上,攻击北京城,但在察看了这里的地形和固关的防御后感叹到:“此关插翅难飞”,于是调转兵锋去打宁武,可见固关有多么坚固。

   固关的侧面设有一处水关和驿站,现在除了横跨头顶的长城墙体外,已没有什么旧物可寻了。据说原来这水关旁有条河流,河水从关下通过,只是如今只有干涸的河床,连一滴水也看不到了。

站在固关的长城上,看夕阳渐落,听松涛再起,有感于千年古关戎守边塞,故而写诗一首:

《游固关》

仰首探路马不前,

村姑告我至固关。

千峰欲阻浮云路,

万木争托暮日悬。

雄关巍峨镇戎守,

堞城宛转护桑田。

而今古道成往事,

高速路畔百鸟喧。

阳泉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阳泉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