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长治游记

长治游记

穿行太行山大峡谷之三:去锡崖沟--体验挂壁公路(梯上公路)

  太行山绝壁多,开不成环绕而上的盘山公路。聪明的太行山人便将公路修成隧洞,这种堪称世界上最奇险的公路如挂壁上。我们此次太行山大峡谷之行的原因之一,也是痴迷于太行峡谷的这一段险峻罕见的挂壁公路,自驾车的目的之一也是要亲身领略挂壁公路的风采。

    我前两天介绍的去往井底的那一段挂壁公路,显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实在太简陋、太危险了。而这条通往锡崖沟的挂壁公路却是非常成型的、可以对头错车的交通要道。是从1962年起,当地村民花了30年时间自发修建而成的。这条"挂壁公路"总长7.5公里,它挂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堪称世界最奇险的公路。公路建成后,锡崖沟村的人均收入是通路前的十倍。目前,该村有30%的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五一"黄金周期间这里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我们驾车行进在去往锡崖沟的挂壁公路上,心情格外舒畅。因为有前天去井底险途的考验,今天的路感觉平坦、宽敞多了。路面都是水泥浇注的,双向对头车完全有安全距离交错但是有的地方坡度还是不可小视的。驾驶员当然是我们之中驾龄最长,技术最好的小石了。有的地方坡度大,拉手煞都难以保证不溜车,小石就只有不下车,让大家下车观赏、拍照。

    下面一段是我从网上摘录转载的,省去我一些详细的介绍: 工程量最大的,要算锡崖沟挂壁公路。山西陵川县最东边与河南交界的小村锡崖沟,传说仙人曾在此冶锡炼丹而得名。这里阡陌纵横,梯田高叠,溪流潺潺,古桥飞架,是美院学生写生的好地方。可是,大山一阻隔,不仅引不来媳妇,连村姑也纷纷远嫁出沟。从1962年起,全村八百余口人整整苦战30年!硬是在北边的王莽岭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公路。那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2003年,在政府支持下,这条砂石路铺上了水泥。 

    锡崖沟的南山叫青峰围,为“老爷顶风景区”的精华部分。青峰围南边是辉县回龙村。村民以前走的是挂在绝壁上的“沿猴梯”,稍有疏忽就会摔下深渊。1997年,该村党支部率村民也在峭壁上开出一条8公里长的挂壁公路,和锡崖沟的公路连接起来,为晋豫间增添了一条坦途。回龙隧道水泥铺地,水泥固顶,整齐的条石装饰侧窗,成为最精雕细琢的挂壁公路。更让人惊叹的是,隧洞在山腹里转了个“S”形,千多米长,刚好爬到山另一面的岭脊上。

    掏这条拐弯隧道时,难以把握弯度、坡度,村里向技术部门求援,技术费需要16万元。穷愚公们自力更生,用绳子将人一次次吊到山腰目测定位,确定施工洞口;用塑料水管测定坡度。改变贫困的决心,焕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挂壁公路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成了脱贫路、致富路,更把深山美景奉献人间,它本身也成了奇景的一部分。 --引自寇兴耀文《行走中国:挂壁公路天下奇》

  穿过了王莽岭的巨大坚实的身躯,我们进到了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称的锡崖沟,风景顿时秀美明朗开来,犹如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翻山穿洞时的紧张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下来。一路走过,看到不少美院的学生在写生、据说每年都有不少艺术院校的学生来此写生实习,可见锡崖沟然自天成的迷人魅力!

   下午我们在锡崖沟景区游览观光,这里盛产含矿物质的紫红色山石,因此,村里的房子是清一色红石板垒成的屋子,很有特色。石壁高耸、沟壑纵横,形成天然的峡谷奇观。

    谷底深不可测,据说还有冰冻,时间关系没有往深谷里边下。但这鬼斧神工的峡谷景观已经够让人留恋忘返了。

    我们下一站是去陵川--晋城,路有两条,一条平坦却远出好几十里地;一条就是原路返回,还要翻山穿岭走挂壁公路,不免有些肝儿颤。最后我们一致表示只要小石同意(因为最把握的还得他开这段路),就再过一把挂壁公路的瘾!于是我们选择了近路,有了来时的经验,小石也更有把握了!

   从锡崖沟回返的路上,我们有一个意外地收获--途径石堂会小村。

    “位于高平市陈区镇石堂会村,为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院落多为三合(簸箕状)或四合式,以砖墙体悬山露梁结构为主,少数建有木构出檐。保存较为完好县各县代表的院落有西南村口处的姬氏进士第和村子东南角的“迎熏风”院。姬氏进士第原为多个四合院所组成的豪门大宅,现仅存一院,清代建筑,四合院,人门外的垂花挂落及门内砖雕照壁(二门内“四灵”照壁已毁)均雕刻精美,院内正房基座为束腰须弥式,腰部饰以高浮雕图案,门墩石又仿柱础形制雕成狮子状,玲珑活泼,较为罕见。主、厢房均为二层,院子四角各设三层风雨楼,起伏错落,甚为美观。”

   在小村背后的不算高的山上,竟然发现一处石窟,看来龙门石窟的能工巧匠有可能就出自类似的小村庄呢!

  经查询,这石窟史上还是有记载的:“石堂会石窟 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陈岖镇石堂会村北岗上。有大小石窟六个,为唐代凿造。北宋、明、清均有增凿。其中第五窟最大,面积约15平方米。第一窟造像最多,雕像造形多彩多姿,各窟大都雕为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形象。这些造像形态各异,姿态自然,雕工精细,是研究古代石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因年久风化,部分佛雕已毁,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非常庆幸这意外的收获,挨个进到石窟里,仔仔细细地审视着那古朴多姿的石刻佛像,领略着前人的艺术魅力和佛教文化的造诣,不禁肃然起敬。

    继续上路,我们按照地图的线路,加上经常停车问路,终于找到了去高平上高速的正路,这样再有39公里就可以到达晋城。上高速后只用了20分钟,我们在下午2:40就安全到达晋城市。连日的艰辛奔波,使大家一致同意“该休整一下了!”于是我们进驻晓光大酒店(带星级的),休整、洗涮,晚上大家一同去洗浴中心做了足疗,缓解连日的劳顿,为下一段行程养精蓄锐。

长治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长治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