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呼和浩特游记
呼和浩特游记
内蒙古游记:包头-伊利集团-召君墓-呼和浩特-南京
早上9点驱车3小时200公里从鹿城包头返回呼和浩特。午饭后首先前往伊利集团总部参观。伊利的Logo是由一个蓝色月牙和绿色月牙组成的,代表蓝天和绿地,也是产品天然纯正和清真企业的象征,“伊利”有着两层含义:伊利集团在1993年由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而成,生产的都是清真特色的产品,代表伊斯兰人民的利益。此外,“伊”在古汉语中又是你、我、他、大家的意思,“伊利”又被引申为大家的利益,伊利集团就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生存发展的。在这里品尝了比外面便宜2毛钱的伊利雪糕。


生产线


最后一个景点是青冢-召君墓。“青冢”一词,出自对杜诗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冢指高大陵墓,这青冢便是个别致的专用词。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名妃王昭君的墓地,因其呈黛色,故名之。


墓前雕有联辔而行的双骑塑像,马背上塑的自然是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红粉成灰绿意外延而成一青冢,“独留青冢向黄昏”,笼罩四野的黄昏和风尘漫漫的大漠合为穹庐,什么都可以无情地吞食,惟独消化不了这一座墓草茸碧的青冢,这青冢在苍茫天地间便格外引人思忖。塑像底座上是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的“和亲”二字。当年打不过匈奴,就从女性群落中选取最美丽的女子作为珍品(美色无价)去进贡,且美其名曰“和亲”,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上,只有统治者能拿出这等“高招”来缓和矛盾,救国安邦。


王昭君生于长江边上秭归县的香溪旁,元帝时被选入后宫,竟宁元年(前33年)外嫁塞北,“沙碛微惊数骑尘”,“红妆千里为和亲”,南北颠簸,身行万里,此行的最后使命是为了消弭战乱,平消纷争,除了这穿着华贵艳丽的一行人显得单薄之外,从大局俯视,总体上与长赴远征的军队颇有内在的相似之处。难怪,青冢前有几块碑记,有一位将领在所立碑上镌写了与众不同的词句,说是“懦夫愧色”云云:“战骨填沙草不春,封侯命将漫纷纭”,一介秀色夺人的蛾眉的功绩远远地胜过了出没于战云征尘里的千军万马,两相比照,真正的军人来到青冢面前,怎能不问心有愧呢?漠风拂去了风尘,王昭君早已化成为一面反照历史的明镜,在明镜面前,无所遁形的何止是贪财被杀的毛延寿和贪色而懊悔的汉元帝呢?每一个有血性的男儿汉都应当在这里反躬自问,问问自己是不是贪生怕死的、连个小女子也不如的懦弱之徒。


在召君墓还欣赏了汉朝的编钟表演,来自湖北省的编钟演艺人员身着汉朝服装为游客演奏了多首古典和现代曲目,让游客在昭君长眠的地方听到来自昭君故乡悠扬、清脆的乐声。

晚上下起了小雨,23点乘MU2732航班从呼和浩特飞回南京,到家是7月29日的2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