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呼和浩特游记

呼和浩特游记

和林格尔-清水河-喇嘛湾黄河大桥 豫晋蒙陕自驾游十八

和林格尔地区在秦代属云中郡,西汉为定襄郡成乐城,北魏初是都城盛乐;唐龙朔三年(663)为云中都护府,次年改为单于大都护府,天宝四年(745)这里驻振武军;辽代设振武县,元称振武城。明初这里沦为废墟,清康熙年间在此设驿站时仅有二十户人家,故名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家子)。

 和林格尔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其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东缘。凉城到和林格尔的县道要翻过蛮汉山支脉,沿途风景极佳,高原风光尽收眼底。下为上坡开始段的山间谷地。

 这里从地理上讲属于内蒙古高原,其地貌却与黄土高原类似,也是一片千沟万壑的土质台地。

 先一路上坡,二车道的县道路况很好,车辆极少。

 随着盘山路上升,内蒙古高原逐渐摆在我们面前:远处植被稀疏,近处则秋意怏然。

 各种颜色的植物交相辉映,好一派浓浓的秋色!

 平缓的山顶上竟矗立着几块巨石,从何而来?

 蛮汉山属阴山山脉大青山南支,主峰二龙什台在凉城境内,海拔2304.5米,蛮汉相传为蒙古族部落首领名。从公路高点远眺,平缓的山体竟被灌木染成红色。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界祁连山和长城,北接蒙古和俄罗斯,包括内蒙古、甘肃大部及宁夏北部地区,海拔 1000~1500米。高原东部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西部气候干燥,逐渐由草原过渡到荒漠、戈壁。

 下山时,在一山坳处竟发现停着两辆小车,原来在爬山赏景,凑个热闹在车里拍了两张。

 翻过山后不久便到这里,前面还有座王昭君雕像。公元前33年汉元帝同意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要求,宫女昭君出塞,成为两代单于的阏氏,从此胡汉60年无战事。青冢就在呼和浩特市南,据考证是王昭君的衣冠冢。和林格尔还是蒙牛、伊利的奶源基地,在蒙牛工业园可参观雪糕、冰淇淋等奶制品生产的全过程。

 过昭君像前行不久南转进G209国道清水河方向,路况更好了。内蒙古清水河县也处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带,以山地、丘陵为主,黄土覆盖较厚。收费口收银员告诉我去榆林走鄂尔多斯(东胜)方向比山西偏关方向好。前行一直没见到去鄂尔多斯方向的路标,一路跑到了档阳桥水库。

 水库可能正在维修,有挖土机在工作。前方河道上方的那片草地不错,看似蓄水时会被淹没,可惜!

 草地四周群山围绕确实是个建水库的好地方。

 库边高地上有些农田,旁边站立的树木应该是人工防风林吧?

 水库边有家修车店,一问才知道我们已开过了头。他们也说走鄂尔多斯方向好,我们应回到后面的三叉路口走喇嘛湾方向。

喇嘛湾在托克托县与清河水县交界处,古名君子津。 这里是黄河几字型河道的右上角,滚滚黄河在此南折进入狭长的秦晋大峡谷,直至穿过龙门东转进入华北平原。喇嘛湾曾是热闹的大渡口,沿码头商铺林立,是关内外物资的转运中心。现在的喇嘛湾人十有八九是当年山西偏关、河曲和陕西府谷等地的船户。

 1985年黄河大桥建成后,喇嘛湾结束了作为黄河渡口的历史,转型为汽车运输大镇。由于现在运输的物资以煤炭为主,路面似乎总有一层煤粉。桥对面属清水河,我拍照时站的地方已属于准格尔旗(薛家湾)了。

 喇嘛湾现在有到山西偏关老牛湾的汽艇。如时间充裕,乘汽艇沿峡谷顺流而下,一边是吕梁山脉,一头是鄂尔多斯台地,欣赏完峡谷奇观,再游览外三关之一的山西偏关,这应该是一段非常惬意的行程。

 自驾计划不允许我们在此多作停留,拍完照就跟着连绵的运煤重卡进入了准格尔境内漫漫的煤路。在这段路上开车要充分做好堵车,或时速只能在20公里以内的心理准备,反正从这里到鄂尔多斯约200公里路程我共开了5个小时。 回上海不久在网上看到偏关方向竟发生连续堵车几天的情况,看来我们还算幸运,呵呵!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