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宁夏行之五——大召寺
第四天(8月3日):呼和浩特—昭君墓—美岱召—包头(195公里)

早晨刚刚下了场雨,此时雨虽然已不再下,但是天空依然阴得很重。担心再次下雨不适合户外运动,就临时把计划中的包头响沙湾去掉,改做室内活动。
小时候上体育课都是这么处理的。

入住的酒店离大召寺不远,于是决定出门去看大召寺。去大召寺前,先顺便看了一下街边的席力图召。

蒙古的“召”即为庙,席力图召就是席力图庙。席力图是蒙古语,为“首席”或“法座”的意思。此召还有一个汉名叫“延寿寺”,为康熙所赐。

入召拜访要30元,草根觉得时间不够充裕,就决定不再入内拜访了,街对面的召更大么。

大召顾名思义即大庙,蒙古语叫“伊克召”,汉名“无量寺”,是明万历年间由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阿勒坦汗(俺达)与其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的,明万历皇帝赐名“弘慈寺”。历史上又有“银佛寺”、“大乘法轮召”、“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称谓。清代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

如果去过一些藏传佛教的庙宇比如塔尔寺,进了大召的这座大殿可能会感到似曾相识。大召就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庙,因此大雄宝殿是藏汉式喇嘛庙形制,样子跟内地的庙宇有所不同。
大召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几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在这座大殿里草根一下子犯了两个大忌:因为一直关注于殿内金碧辉煌的佛像和雕梁画柱,加之一路上见到转经筒拍照留念的人很多,就没有注意到殿内其实是不允许拍照的,以为只要不开闪光灯就可以了;此外为了避开攒动的人头,还站到门槛之上取景,这又是犯了一大忌讳。好在及时被喇嘛制止。

大雄宝殿右侧是密集佛殿。左侧是胜乐佛殿。从大雄宝殿的侧门出来,一群小师傅在清理法器。大雄宝殿东边是另一个院子,院子北边坐落着这座弥勒佛殿。弥勒佛殿南边是这座玉佛殿,里面供奉着一尊玉佛。

菩萨殿在这座院子的最南边,也是一座很大的殿,里面供奉着千手观音。

参观毕离开大召寺,前去凭吊王昭君。
沿着209国道向南,过了一个收费站后,来到了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王昭君的墓地。
不过,据说在呼市及周边地区还有十几座昭君墓,所以这里面是否埋葬着王昭君,因为没有考古发掘,还没有定论。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不知道最近河南河北疯抢曹操墓,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

参观昭君墓每人需70元钱,70岁以上老人也不得免,只能跟儿童一样花半价进入。
看来墓还是要抢到自己手里才妙。
由是草根们决定请老人们带着孩子们入内参观,草根则只是站在大门口,遥拜一下昭君。

老人们出来后说不值得一看,其实,除了那座青冢,其余的都是后来增建的,不看也罢。
真正的古迹青冢俺不是在门口就看到了么?

参观结束拐上209国道,离开前停下车来再次欣赏一下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青冢。
在金川区吃过饭,上呼包高速,驶往美岱召。
今天的主要活动就是看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