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之旅(一)·达里诺尔

美丽的达里诺尔(淖尔:湖)
向往克什克腾已经多年,近年来,不断有旅游精品线路开通,朋友们也时有游记发布,使我愈发地向往克旗。那里既有被誉为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石林,更享有“草原明珠”、“中国第三大天鹅湖”美誉的达里诺尔(湖)。当然,她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前景还远不止于此。但对于只利用周末3天出游的我们来说,不敢有太多的奢望,而上述两个景区确是我此行的最大向往。
接待我们的朋友似乎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意,从我们一下火车,就上了早已在那里等候的考斯特空调旅行车,直奔克旗旗府经棚。问过司机,路程280公里。在经棚路口克旗的朋友也已经闻讯前来迎候,第一站就安排我们去达里诺尔,太棒啦!又有90公里的路程。草原上的路就是长,通往美景的行程比从北京到赤峰的路还要长!这是给我的第一感觉。好在旅游专线公路修得很不错,汽车一路飞驰,将近中午时分终于到达达里诺尔旅游区,
达里诺尔(湖)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西部,距经棚镇(克旗旗府所在地)约90公里,景区的西北部与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相邻,南部为小腾格里沙地的东段,西以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边界为界,总面积119413.55公顷。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达里诺尔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一定能够把这素有“草原明珠”、“中国第三大天鹅湖”美誉的达里诺尔(湖)的各种美景游遍:达里诺尔旅游区集多种景观于一体,主景区达里湖鱼肥水美、百鸟欢歌;湖南端是曼陀山,素以地势雄固、 山体伟岸、奇石林立而久闻于世;西边有建于1271年的鲁王城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西端的鲤鱼泡子景点,是垂钓、沙浴、森林浴的理想场所;而东南的牛泡子景点,湿地景观最为典型,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古火山之一的砧子山上蚀线明露,古岩画栩栩如生……。然而,我们要用一天的时间游遍克旗最精彩的三个景点,也就只能跑马看花啦!
在达里诺尔南岸的碧海银滩景区,我们沿着通往湖边的木板铺就的小路前行,映入眼帘的一切都向我们昭示着景区建设者们崇尚自然的精神境界:足有几百米的游览小路,穿行在高低不等的湿地灌木丛中,即使在盛夏的中午,也不会感到太过炎热,路边不时出现一顶蒲草搭成的小亭子,还可坐下来歇息。所有指示牌、垃圾箱都是纯天然取材制作的。吸引的我拍下一、二,以示说明。

景区建设中,很人性化、很环保。所有标牌都是用天然材质制作的。

由于湖畔滩涂泥沼、灌木青草丛生,为便于游览,这样的模板小路一直铺到湖边。

间或茂密高耸的灌木、红柳为小道搭起了林荫,行走其间,草香四溢、正午时分也感到凉爽。
这里是内蒙古第二大内陆湖,古时候称为“鱼儿泺”、“捕渔儿海子”、“答儿海子”,汉语译为“像大海一样的湖”。站在湖边望开去,蓝蓝的水、蓝蓝的天,水天一色景色迷人。长长的栈桥伸入湖中,那里有游艇供游人乘坐观湖。多想登艇进入忽的深处,那里一定可以扑捉到灵动的水鸟。只可惜没有时间,只得作罢。徜徉湖边,不时有游船荡入眼帘,人们戏水湖中,增添了湖水的生气。

湖边码头和栈道,远望海天一色,心情格外舒爽。

湖畔供游人歇息的草棚和行走的栈道。
在达里诺尔最大的收获就是品尝到了丰美的全鱼宴。地处平原草原和疏林草原交汇处的达里诺尔,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水深1-13米,湖中盛产鲫鱼、瓦氏雅罗鱼(华子鱼)。说道华子鱼的生活习性还真不一般。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当冰层刚消融开,大批的瓦氏雅罗鱼便集群溯河而上,至水草丰茂的淡水河道中交配产卵,所产的粘性卵粘附在水草上,产完卵的亲鱼便降河回游到大湖中,粘附在水草上的卵经7-11天的孵化即可出苗,幼苗顺河水水流降河游回到大湖中栖息、生长。据说那回游的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呢!
这种鱼肉鲜嫩最以煎炸味香。美味佳肴一上桌,我们先顾不得吃,大家纷纷咔嚓、咔嚓拍下盘盘佳肴,等着品尝的朋友早已垂涎欲滴啦!

全鱼宴上鲜美的菜肴-香辣华子鱼

高营养价值的炸泥鳅
【资料】
瓦氏雅罗鱼,英文名Amur ide,也称为华子鱼,在内蒙古分布较广,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达里湖数量最大。瓦氏雅罗鱼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和生态鱼类,其群体增殖速度很快,对高盐碱度水体有较强的适应性,是目前我区半咸水水域中的主要经济鱼类,达里湖渔场仅2005年春季就捕获产完卵返回的瓦氏雅罗鱼5万公斤,全区2003年捕捞产量达2255吨;许多出产瓦氏雅罗鱼的水面位于候鸟的迁徙线路上,水域中的瓦氏雅罗鱼可供鸟类中途摄食,因此,其生态意义亦十分重要。(资料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