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莆田游记

莆田游记

姹紫嫣红四月天

四月的原野,布谷声声。

“种瓜种豆”的人们,“汗滴禾下土”地播种着各自的希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映山红,也在风情万种地传播着诸芳竞放的春之韵。倘若不是“慎终追远”的肃穆氛围,确实是踏青赏春,尽情欢娱的大好时光。

不过,即便“欲断魂”了,还不得“借问酒家何处有”来着!可见远古“祓除岁秽”、“曲水流觞”之源远流长。尽管“三月三”的“闻风坐相悦”,如同“寒食节”一样被“以农为纲”们视为“不务正业”而抛之九宵云外,但举手投足间依然泄露着抑制不住的(节令)蛛丝马迹。

由千古传颂的《兰亭集序》,到云南大理、广西桂林等地的“三月”歌节,乃至“记得当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童谣,甚至于当今的油菜花节、桃花节、牡丹花节和樱花节等等,无不遗传和透露着中华民族那压制已久的狂欢情结。

面对这一派的春光明媚,老醉我却貌似犯了“春困”。从春节期间的“窝居”,一直“蛰伏”到了“甲流”的渐行渐远。春雷乍起,却又“天地玄黄,江河日下”(强悍的沙尘暴,横渡了台湾海峡;罕见的云贵干涸,使人掘地三尺)。远在天边的地动山摇,这回也把“玉树临风”弄得“颠三倒四”——祈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唉!山已不是那座山,河也不是那条河啦。为了春天的期许,也为了心中的“逃园”,我又开始了寻寻觅觅的踏青醉游。

 

 

 

 

1. 寻梦九鲤湖,纯属意外。

登岛扫墓,才是每年清明时节的“必修功课”。在闽南许多聚落(俺们也称“角落”或“铺境”),慎终追远的扫墓多改在“三月”节的。这既有郑成功“清”、“明”不共戴天的纠结,又是闽南人对古老节日的一种“另类”传承和执着。诸如春分立蛋,清明寒食(吃鼠曲粿、包润饼菜),五月包棕,七月普度(又称鬼节),中秋月饼,重阳登高,立冬进补(补冬),冬至搓丸……

嘻嘻,能想起的都跟吃有关,可窥根深蒂固的“民以食为天”之一斑。不长不短的三天节期,约好堂兄一家齐集自诩的“桃花岛”(小嶝)“巡风水”,不可否认的也有为了那地道的家乡菜的念头。终因风高浪急,舟不能渡而顺延。故而“系舟”来到了仙游,一处徐霞客游历“考察”并载入其游记史册的九鲤湖。


 

2. 仙游,本身就是一个足够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县衙所在的鲤城,又跟泉州老城同名。只不过咱们的古城只是形似,而仙游却为实实在在的“有仙则名”的。更令我称奇的是,俺们东门城外唯一幸存的石牌楼叫——急公尚义。仙游东门也恰好存世着一座仿佛互为呼应的石牌坊——乐善好施!

翻查下方志,仙游原来和厦门一样同隶属于泉州范畴,后来才和莆田“私奔”,“自立门户”地成为“莆仙组合”的。但是在闽南方言中仍然保留有“泉男化女”(泉州俊男,兴化美女之意。莆田一度叫做兴化府),以及妈祖信仰的祖庭天妃宫(并不在林默娘的湄洲老家,而在泉州南门边的聚宝街头,现在称作天后宫啦,清庭册封的,闽南老话里仍以明朝的赐号为正统),无不遗留着丝丝缕缕挥之不去的骨肉乡情。即使在九鲤湖炼丹修行的何氏九公,骑鲤升仙之后,不也在泉州马甲的双髻山显灵护境?山民们建庙祀之,因此又称仙公山(这些个渊源,我在前面的游记里有所述及)。

《陋室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九鲤湖,可谓“左右逢源”的兼而有之,却一直不如咱们仙公山世俗香火的鼎旺。若非徐霞客的“发现了新大陆”,这处由汉初就是遁世隐者,炼丹方士络绎不绝的世外桃源,也许还是一方净土。当然,要没有“旅游祖师爷”的这块金字招牌,或许也不会有“占山为王”们的坦然——此树非我栽,此路非我开。要从此处过,嘿嘿,留下买路钱!

3. 九鲤湖位于仙游县钟山镇境内,与榜头镇接壤,是榜头到游洋(过了游洋就是福州永泰的地界)两镇之间的必经之路。过了榜头镇,眼前全是山高林密的盘山路,但也风光旖旎。驾车者可得切记:看景不开车,开车勿观景!

从泉州前往九鲤湖,一般可搭乘高速快运先到仙游县城,再换坐乡镇巴士抵达。如果考虑班车的不便和时间问题,也可雇摩托车进山。像我这样喜欢走村闯寨的,最好是“自驾”。目前我的“自驾游”有三:一者,“宝马单骑”的脚踏车,既可沿途悠哉游哉,又能保持标准身材,但是,但是一定得时间充裕宽绰;二来,“跑马溜溜”的小轿车,快是快,却又有隔靴之痒的感觉,况且驾驭功夫尚要“天天向上”,单枪匹马的,一个字——悬!三嘛,便是“得心应手”的摩托车,中庸之道哈。虽说车子已近报废的年限,然而“随影附形”地跟了十个年头,行程数万公里的“兄弟”,知根刨底的,感情可是深厚呐——就是“她”啦!

我家“小领导”开始也打算一起去兜风的,曾热心地在地图上忙碌地测量里程来着。只不过在“路线斗争”上,被“大领导”一票否决。也是!念书的孩子真的辛苦(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夜晚十一二点上床),难得的一个周末也该好好歇息歇息,何况第二天还有着重要的(舟车劳顿)扫墓之行。

4. 或许是“大人意志”的作祟,我没有遵循“小领导”的直线政策——从“罗马河”(泉州洛江区的山区三镇:河市、马甲和罗溪之俗称,曾骑行过,路况不错,空气质量比国道清新多了)出境。而是循规蹈矩地沿着国道324线的福州方向进发,这明显是个“不听孩儿言”的严重错误。多绕行了近一半的路程不说,吃进去的烟尘,比在九鲤湖净化出的还要多,简直得不偿失。不过也为后来“自驾”黄巢山之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多备一打口罩!

教训之二,在莆仙地区问道,千万不要选择看起来“德高望重”的。一来你说的他(她)不懂,他(她)讲的你听不明白;二者或许历史遗留的缘故吧,那种在闽南已近绝迹了的故意为“外来人”指错路径的行为(古时多为对付上头官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差点让我吃上了苦头。

掠过了榜头镇,荒无人烟的深山野岭间,不见了九鲤湖的路标踪影。“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困绕着我。奇遇个老人,却又南辕北辙地“指点迷津”,好比云山雾海。幸好我生性多疑,且多有深山老区的游历,又凭着“老徐”在游记里的详细叙述,才找着了北——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

爬完这段“荡气回肠”的高峰,终于“豁然开朗”地看到了平畴荡荡、炊烟袅袅的村落。庄前搭建的一座简单铁拱门(或应该称为架子)——九鲤湖风景区欢迎您!悬在半空中的心,随着此时淅淅沥沥的小雨飘落了。复行约十里,高高的牌楼和售票处(门票30元)“一夫当关”地标示着,我终于到达了行驶一百多公里的目的地,耗时两个多小时。

5. 九鲤湖,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湖,水里也不见得有鲤鱼之类的。说到鲤鱼还得属闽东北的周宁县(鲤鱼溪),比较实至名归。虽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连死去的鱼儿都能给建个墓冢什么的,起码是一群挺有爱心的人。至于为何不吃溪水之鱼的祖训,恐怕只有“天知地知”啦。

九鲤湖的鲤鱼,就不见得那么“幸运”了。尽管山深人稀,但是织网狩猎的年代,也是山民们不二的选择。尤其是归遁山林的隐者,就算靠炼丹“发家致富”的方术之士,“升天”或“成仙”前总也要填饱子吧。

况且山谷中断壁飞瀑,怪石嶙峋,洞穴漫布的,也不大适合鱼儿浪漫、刺激的“漂流生涯”。不过这里也因此成就了“梦想”开始的地方,相当于仙公山灵验的“云梦”一样,“原创”的九鲤湖岂能无梦哉?就算不学那“老土”的或叫“老古董”的黄粱梦、南柯梦,总也要发明个新词吧,名头还要“国字号”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后来也就这样有了推波助澜的“中国祈梦文化发祥地”的头衔。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大白天地做梦,那就会让人笑话为痴心妄想。其实不然,人多少还是要点梦想的。常常念着叨着,不像我每每地被“照进现实”,也能够在晚上偷偷摸摸地“夜话云语”,据科学研究证明,做梦是人类调整未能如愿以偿的一贴安慰剂。又是自我调节抑郁寡欢,或“路怒一族”心理不平衡者可遇不可求的偏方良药。

所以在山清水秀、碧澄一泓的九鲤湖畔,构造一处“祈梦楼”来不亚于时髦的减压“哭吧”,起码也是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们的福音,功德无量。难怪我看到了不少来自水头、晋江等地的捐赠功德碑,在我们这叫做灵验后的“还愿”——原来这梦还是不能白做的。

 

6. 据旅行资讯宣称,这九鲤湖以“湖、瀑、石、洞”四奇著称。我读了《徐霞客游记》,其中着墨最多的数九鲤湖的瀑布,所谓的“九鲤飞瀑天下奇”也。过了通仙桥,我从峡谷的这头越过桥墩下的溪流,来到了九鲤湖寺(又名九真观,原名九仙祠)。凹陷谷中之处蓄满了澄清溪水,倒映湖中的寺院,就算是重光过的,依然具有了经典国画的迷人韵味。不禁陶醉了一下下,尔后进去拜过了何氏九仙。湖边他们炼丹的“道具”——仙灶、仙鼎,千百年来依然固守着这方神奇的地方。仔细一瞧,像极了我小时候看到解放军在山边野营时挖的灶台。当然这仙灶是溪谷中天然的石窟窿,最近有考证说是什么纪的冰川地貌来着。

摩崖题刻,历来都是名山大川“心中永远的痛”,却也成就和赋予了原本荒山野岭的人文景观。这一传统源远流长,亘古弥新。实在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找根竹子树木涂鸦上片言只语,一不小心,说不定千古流芳。从长城城砖上密密麻麻的“抒情”上就可见一斑。如果真要“永垂不朽”的,其实还得向“老徐”学习。尽管九鲤湖畔、崖壁诸多的“广告代言”:譬如字体古朴圆拙的宋代陈谠的“天子万年”、明代林有恒的“第一蓬莱”和李翔书的“观瀑”等,谁还能记得那谁谁吗?

沿着那怪石嶙峋的蓬莱石、嬴洲石、玄珠石、枕流石趋势而下,我却不敢学着“跣足涧中”,一来景区不许,二来春雨之后,溪流也变得暴躁了许多。前头看起来平静入定的湖水,其实都在“暗潮涌动”。到了这里,果然露出了“狐狸尾巴”。流经陡峭裂变的峡谷,越发地咆哮如雷,或许这就是“老徐”笔下雷轰瀑布(九漈之一)的命名由来吧。

继续向九鲤湖右边的蹬道下行,隔着山崖边蓊荫的树丛,只闻瀑布的轰鸣声,却不见了踪影。仿若当年的“老徐”,从九仙祠而来,不知不觉中已经是第三漈的珠帘了。观澜亭依旧亭亭玉立,天然坐也是游客不绝,可惜的是树木的遮拦,挂在我眼前的就不是珠帘子,而是树叶帘了。天然坐石上一落座,凭栏临风,竟有一阵子的微醺醉意。下到涧底,有“老徐”游记的提示我就不像“芳叔”急着走。迎着珠帘、玉龙二漈奔腾而下的水汽升腾荡漾,心中积蓄的情绪对着空谷呐喊歌唱,一股股的浊气、一点点的怨气,一些许的怒气和哀伤都随风荡去,湿润的心田又春意盎然。

7. 游客一般到了这里都算“完成任务”了,数百年前的“老徐”、“芳叔”,也是至此的一日游。不走回头路的我,沿着涧底的通道和什么“铁索桥”、“生命之根”、“东风寨”和莫名其妙的“泰坦尼克号”的标牌而去,倒不为了这些个噱头,而是去探寻“即匡庐三叠,雁荡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的石门、五星、飞凤、棋盘和将军五漈。没想到在“叩开”石门漈之后,却迷失在深山之中,误闯了东风寨,虽然没有光荣地成为“押寨老爷”,但这一耽搁,天色已晚,硬着头皮,只好强渡铁索桥,回归峡谷左边的山峰。守寨子的人都只顾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我也省下了一笔不菲的“买路钱”(25元门票)。到了“生命之根”的一柱青天,我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歇息之间,回望云雾飘渺的万仞群山(见拼图第一幅),于悬崖峭壁边的“泰坦尼克号”上,我差点也成仙而去。只可惜咱没有什么品牌坐骑,才又得以回到了人间。

 

筋疲力尽地爬到出口处,居然还有个电瓶车站,人品超暴!神奇的是竟有一辆车还在“守株待兔”——原来是很迟进来了一个旅行团包的。想来应该是“神仙姐姐”的神助吧!

莆田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莆田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