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五一之——休闲清源山
我住的家庭旅馆楼下就是一个长途汽车售票点。
从鼓浪屿回来后,我在这里买好了第二天早上7点前往泉州的车票,但需到松柏汽车站上车。火车站清早五六点钟就有开往松柏汽车站的815路直达车。
对于泉州,我知之甚少。从网上的资料上了解到,这座古老的城市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融荟萃。对于文化古城来说,短时间的游阅是难以品味出其分量的,所以我暂时选定了清源山和开元寺。(小杨曾建议我去看看清净寺。可惜我在泉州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不知道清净寺在哪。因而没去成。)
厦门往泉州的路上风景不错,路边的房子大多是红砖红瓦,看上去那一带经济状况不错。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到达了目的地——泉州汽车总站。车站门口有几路公交车,15路就到清源山,车费2元。

清源山景点的大门口并没有卖票的地方,得走进去一段路才到售票点。有卖联票的,50元一张,有分景点卖的。我买了一张前往老君岩景区的票,15元。
售票处的右边便是一座趣味横生的老君骑牛石雕。长须垂胸,蒲扇闲握,悠然骑牛,童子相引,栩栩如生的雕像将老子那付怡然自得、安然自乐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原以为要经过艰辛的攀爬才能到达那个比较有名的老君岩景点,可是没想到,刚走没多远,还没晃过神来,那座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石像就兀立于眼前。

石雕自然天成,旁边无依无傍,不若人为,似老君来到泉州,见眼前美景,就势席地而坐,欣然观赏。他须髯飘动,衣褶分明,左手抚膝,右手凭几,神色怡然,无所烦扰,这座兀立的石像,一坐千年,仍不觉累。

老君岩这边景点寥寥,但一路树木阴阴,浓郁的荔枝花扑鼻而来。

非常简单的一个“元元洞天”,里面浅而空。

一块毫无特色的石头,上刻“见龙台”几字,旁边无任何说明。老君岩这边的景点就到此为止。游客们都有点失望的抱怨。(来这边观赏的应该都是外地游客吧。)

按照路标往右边走。路上看到一棵长在石头中的树。真不容易啊!石缝里撑出一片天,那份坚韧给人深深的震撼。
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前需要再买30元的门票。弘一法师(即李叔同)早年历经繁华,中年剃度出家,后在泉州一带闭关治学,后半生清贫静逸。他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


弘一法师圆寂前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

(振衣亭)
后来才知道,景区的右边才是清源山的中心景区。这里应是泉州人节假日和周末常来爬山、散心或上香的地方。

弥陀岩景点的古山门,门柱上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付楹联:每庆安澜堪纵止,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此为登山把酒之去处。弥陀岩是清源山“幽谷梵音”意境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代,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为天然崖壁雕凿而成,有5米多高。

一进山门,路标上写着观瀑的景点。但瀑布此时已枯,既看不到飞瀑如练的景象,更听不到万斛珠落的空谷清音。真是遗憾!石室旁边有许多摩崖石刻,一方巨石兀立,名“一啸台”。爬上去应能见泉州古城新姿。

我跟着众多行人登爬石室陡峭的后山。在半山腰上极目远眺,泉州古城尽收眼底。看得出,这座古城很大,城中还有个碧玉般的大湖。难怪在厦门来泉州的车上,旁座十分骄傲地说:“泉州是座文化古城,比厦门可大多了!厦门那一点点地方。”
上到这里时,当地人告诉我,泉州人常常在周末到这里来爬山休闲、登高望远。像许多城市一样,清源山也是一座让市民活动活动筋骨,延伸延伸视线的休闲之处吧!

下得山后,在千手岩旁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建筑——“崇秀坞茶楼”,翘檐雕栏,上有两匾,分别书着“透碧晚云”、“玉液流香”的字样。想来登斯楼品香茗、观晚霞,何其乐哉?

千手岩朴素的寺庙,陆续有人来上香。

千手岩的大殿门上有明代进士何乔远的诗:地清真净土,相妙证无生,里面供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和千手千眼观音佛像。

千手岩下面是个长满杜鹃的缓坡,名“杜鹃坡”。想象春来柔风拂面、满坡杜鹃盛开,红云霞披,那番景致一定十分令人心醉吧?

清源山中心景区的大门,看上去比老君岩那边的大门漂亮、精致得多。中间一块牌子,上书:请出示票、卡、证等有效证件。我想,泉州人一般只在这中心景区游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