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泉州游记

泉州游记

一个人的五一之——桑莲开元寺

   游完清源山后,我在景区门口乘坐601路公交车到达开元寺的西门,车票2元。

    开元寺是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和北京广济寺齐名的我国四大名寺之一,是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里面除珍藏着卷帙浩繁的佛经典籍外,还保存着从盛唐到民国的一些重要历代文物。

    开元寺的西门十分简陋。门上方有幅横幅写有“四月初八浴佛节”之类的字眼。我不懂佛教之事,不太清楚佛门节日,因而并未太留意。

    买了门票,是一张泉州大开元寺纪念卡,卡值10元。

    进门便见一绿树夹列的通道,不知通向何处。

    我没走这条通道,而是直奔右边那座还在墙外就赫然显见的大石塔。这就是开元寺著名的双塔之一——西塔,也叫仁寿塔。西塔巍然挺立,十分壮观。周围古木参天,花香氤氲。塔前边有座红色小屋,几乎被青藤所包裹。非常喜欢这种爬满青藤的屋子。

    恰有一导游在向游客们讲解西塔的故事,说这塔是一个和尚徒弟所建,该徒弟在师傅建东塔之时偷学手艺,建此西塔,但终因未能学完全而少建了些关键部件,并因偷学而受师傅斥责惩戒,最终从塔顶坠落而亡。导游最后总结:所以学东西要光明正大地学,不要偷学!我听后心中很不舒服。如果真的是徒弟偷学手艺,那是一个多么好学上进的徒弟啊!本该奖励的,为何还要斥责惩罚呢?为什么会出现偷学情况呢?光明正大地教才是正道吧?出家人慈悲为怀,和尚师傅竟因徒弟偷学而致其坠亡,这符合佛学精神吗?后来在网上查了多种有关双塔的典故记载,未有如导游之说。可见是导游胡编乱造,真是害人不浅哪!

  旁边的麒麟壁上是栩栩如生的麒麟彩雕。

   往东塔方向走,来到中轴位置。但见大雄宝殿两边各有一条红色长廊,十分壮观。

    三位和尚正在长廊边上看什么呢?

   原来他们正在看这个快布置好了的舞台。原来5月2日就是“四月初八浴佛节”,开元寺当天晚上要举行盛大的“佛诞文艺晚会”。可惜我看不到了。

    与舞台相对的就是开元寺著名的大雄宝殿。大殿上方书写着“桑莲法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旁边一个旅游团的导游正在向团员们讲述桑莲古迹的典故。说开元寺址原是唐代一个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唐垂拱二年某日,他梦见一和尚乞地建寺,心有不舍,便有意为难地说三日内如果桑树开出莲花来便捐地建寺。谁知三天后果然满园桑树盛开白莲,于是只得舍地建寺,后问和尚需地多宽,和尚说,一件袈裟大小可矣。和尚随手将身上袈裟望空一扔,飘飞的袈裟在日光照耀下影子拉得很宽很宽。后来开元寺就以袈裟之影为址,建成后取名“莲花道场”,后改名“莲花寺”,唐朝开元年间始改为现名。

    大雄宝殿庄严雄伟,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美仑美奂。殿内石柱和桁梁结合处,有两排24尊体态丰腴,色彩斑斓的飞天。中间是金碧辉煌的五放佛(因殿内不允许拍照,所以不能展示给大家)。

   东西两塔相距约200米,各占地约50平方米。东塔名“镇国塔”,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高44·06米。两塔的规模与形制几乎完全相同,始为五层木结构,后为七层砖结构,再后改砖为石,建为五层八角仿木结构石塔。五层四门,位置逐层互换,每层采用纵横交错的叠砌法,计算精准,筑工缜密,建造精致,曾抵御过明代发生的8级地震。两塔塔身外壁雕刻了佛传故事、花鸟、狮、龙等300多尊雕像,精美绝伦,鬼斧神工。

    不知是不是因为寺内晚上要举行佛诞晚会,那日白天的香客很少,游客也不多,远没有来泉州时旁座向我介绍的那种香客如云的盛状。整个寺庙显得幽静肃穆,正是我所希望的。如果再飘荡着钟鼓梵音的话,那将会更有幽远深邃之感,心灵定然得到真正清净。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