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漳州游记

漳州游记

中国文化之旅--客家土楼情结(一)

祖先们早年对客家人的仁慈,不仅给人生路,也给后人积德。当年在心里开了扇大门迎接客家移民,今天在家园里开了扇大门,迎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好友。


在地球上行走,手里拿着地图寻找:中国、福建、华安、二宜楼,结果看到的就是这个庞大,壮观的让人合不拢嘴的圆鼓鼓的东西。


二宜楼是客家圆土楼中个头最大的一个。圆筒上开个大洞算正门,从门洞里进来就是这副景观。土楼里几百号人进出基本都是这个门洞,虽说当年养二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在这个圆筒子里私人隐私是无从谈起的。


大门口内右侧有这么个烧香搞平安的地方。


从大门口穿过一个天井两个过堂就来到这个大圆场。


原来不是一栋楼一个门牌号码,里面这样的小门上也都有自己的门牌号码。算是大家庭中的小家庭吧。


土楼的建筑虽结实的足够再撑些年头,可因中国的社会结构大变,土楼已快接近人去楼空,基本只剩下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利用楼内的门面房做些土特产小买卖贴补家计。


二宜楼有四层,上楼的楼梯均为木制,自然也都在室内。


在二宜楼的楼上看自家院子,没有一花一草一木,客家人早早地就开始在农场体验都市感。


圆土楼里也有方天井。


中国人自己能把民居建筑搭建出这番景观,应该算得上是上乘功夫了吧。

二宜楼的建造者蒋氏客家人继承的无疑是客家文化传统,可多少也受过西洋文化的影响,这画中的洋女士可以为证。


看见那洋钟没?这在一百多年前可是比现在女士背LV皮包还时髦的事情吧。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