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土楼行
我们在厦门参加佛事用品展览会的工作8日晚全部结束,11月9日这天《念珠阁》老板宣布自由活动,我终于可以实现去趟南靖土楼看看的愿望了!
自2008年”申遗”成功后,福建土楼渐渐地为国内外人士所瞩目。同样,此次福建之行,我也是怀着极大的好奇,想亲眼目睹土楼文化的风采,即便是只有一天时间,往返需要近400公里的路程,我还是要挤出时间执着前往。

最美的土楼群--田螺坑土楼“四菜一汤”

沿路风光
福建土楼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

沿途风光--土楼比比皆是
列入”世遗”名录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包括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大地土楼群。福建土楼是2008年中国一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至此,福建省已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是武夷山文化与自然遗产和福建土楼文化遗产。通常参观土楼推荐路线就是三条:永定、南靖、华安。我之所以选择去南靖,是因为,这里有最美的土楼—“四菜一汤”;和年代最为久远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东歪西斜土楼—裕昌楼。

沿途抓拍的土楼
在去田螺坑土楼群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述了土楼被外界发现、关注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福建土楼第一次在国际扬名源于“美国卫星发现土楼”之说。这个故事为福建人所津津乐道:六十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崇山峻岭间,有类似核反应堆形状的东西,引起白宫一阵恐慌。后来,美国情报人员亲赴土楼探访,解开疑团。从此,已经存在千百年的客家土楼,扬名天下。它的方圆世界,它的神奇、古朴、壮观、美丽,震撼人心,博得了 “神秘的东方古城堡”、”中国古建筑奇葩”等种种赞誉。

在观景台上看到的“四菜一汤”与周围苍翠的群山、农田融为一体,美如画卷!

进村的路上,去参观近700年前的土楼--裕昌楼。
土楼的历史由来--土楼建筑起源于先民抵御匪盗侵袭和野兽威胁
在福建西部或南部的崇山峻岭里,隐藏着各式各样的供人居住的土楼,据估计,永定县有2万多座,南靖县有1.5万多座,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华安县等,也各自有千座有余。土楼的出现,缘为千百年前,在蛮荒、动乱的年代,中原先民躲避战乱、历尽千辛万苦、南迁落脚福建群山之中,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他们用当地生土、砂石、竹木,将房子夯筑成一个浑然一体、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是他们生存居住的理想”乐园”,直至今日,福建土楼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备受世界瞩目。

裕昌楼内部结构,一楼可供游人参观,有各种山货出售。
在去往南靖的路上我们乘大巴行驶在开阔平展的柏油路上,下了高速公路还要有60多公里的山路,忽而攀援到山顶,忽而又翻过一座山坡,虽是山路,但都是平整的柏油路,看来“申遗”成功对福建土楼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视,当地政府也投入了不少的力量呢!沿途山路两旁山岗碧绿、毛竹葱葱、溪水潺潺、片片土楼群不时从车窗掠过,早早把我带入到神秘的土楼文化之旅,手中的相机几乎没有停歇,即使是一掠而过,我也欣喜地按动快门,真的是随处可见名不虚传的土楼!

南靖土楼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而我们此行将重点参观三个景点。
最美的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从观景台俯拍“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我们先到观景台俯视全貌: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山谷间,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华第一奇楼--裕昌楼(东倒西歪楼)
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之为”这是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筑”,”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飞腾而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罗老为田螺坑土楼群建筑所惊叹,曾赋有《田螺坑土楼群赞》的七言诗:
“田螺坑畔土楼家,
雾散云开映彩霞;
俯视宛如花一朵,
旁看神似布达拉。
或云宇外飞来碟,
亦说鲁班墨斗花;
似此楼形世罕见,
环球建苑出奇葩。
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带领师生完成《福建南靖圆寨实测图集》后说:”南靖土楼不仅在中国民居中是非常奇异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裕昌楼外景
一位诗人于金秋时节初见田螺坑一方四圆的土楼和四周梯田上黄灿灿的稻浪时,有感而发的一首诗写到:“瑶池梅瓣落人烟,化作方圆铸大千。满地黄金何足道,田螺坑里住神仙。”诗中的”瑶池梅瓣”,相传是王母娘娘有一天赏梅时,不小心把一朵神梅花碰落。那神梅花飘降凡尘,化作田螺坑的梅花宝地,后人就在这方风水神奇的土地上建筑了梅花土楼。

从对面山坡远观田螺坑土楼群“神似布达拉”!
随后,我们又乘车来到“四菜一汤”的对面山坡上远观奇景,土楼群那错落有致的布局,顺山势高低建筑模式真的令人叫绝,在群山葱绿环抱之中,那土黄色敦实的建筑称其“神似布达拉”真的不为过!
第二个重点--裕昌楼(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
建于1350年的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南倾斜,近一个世纪倾斜似有加速之势,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斜度现今已达8度。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裕昌楼内部结构(局部)
在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在这个最古老的土楼里,我们十分仔细地参观,进到一层居民家中参观他们的起居生活,尤为令人惊叹的是,每一家都有一口水井,数百年来,泊泊清泉,经久不断,供应着土楼居民的生活用水,一位老妈妈热情招呼我们进去参观,还为我们舀出清洌的泉水演示。足见先民建筑土楼时选址设计是多么精心、科学。时光荏苒,时代变迁,历时近700 年的土楼,至今还在为当地居民使用。真的是奇迹呀!

协调于环境、700年不倒、至今仍有村民居住的裕昌楼

土楼外墙、地面与长条凳--诠释着历史的沧桑
福建盛产茶叶,此时正值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有新茶出售,我们被一位好心的大姐请近屋休息、喝茶,味道真是好极了,尽管我没有外出采购的习惯(现在超市什么都能买到)为了感谢土楼人家的热情,还是带了些土楼铁观音回来,令人吃惊的是,一户人家还有抽真空包装机呢,看来土楼文化生态旅游已渐成气候,为当地老乡也带来一些效益哦。此一行,深深感到当地民风淳朴,做小买卖的心态十分平和,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我们还看到当地正值玫瑰茄收获,晾晒了一地的丰硕果实,据说这东西能之高血压呢!

家家都在晾晒茶叶
大山深处一桃源,修身养性好去处—长寿村(塔下村)与张氏祠堂
村是我们此行的第三个重点,它处在福建土楼主要的集中地永定、南靖的中心位置。从裕昌楼到塔下村只有5公里的路程,沿途风景秀丽,溪流相伴,小桥流水,煞是惬意。

去往塔下村路边风景

塔下村就在小溪两边,这是村里主要的桥。
塔下村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出名的,走在村里感觉特别的舒服, 层层叠叠铺开的流水,两边的居民乍一看有点吊脚楼的感觉,溪上横架着一座座样式各异的桥。德远堂是塔下的著名景点,特别是那23根盘龙柱。

土楼的浪漫生活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
在所有的土楼客栈中,最值得去的就是塔下村,这里不仅有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我与当地老乡攀谈了一会儿,得知土楼客栈一宿也就百十来块钱,如果住下,说不定能听到更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呢!可惜,时间不允许,只得留点遗憾了。

塔下村一隅--左边地上是晾晒的玫瑰茄
导游告诉我们,塔下村是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著名的侨乡、长寿村。行走其间,感受着这里的山青水秀,街道非常整洁卫生,一条小溪从村中静静地穿过,沿溪两岸是几十座形状各异的土楼及土木砖瓦结构的吊脚楼,走到村子头上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远堂(张氏祠堂),据说这是南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家祠。祠堂外树立23根石龙旗杆,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文化底蕴深厚。

张氏家庙

池塘边的石龙旗杆,最右边那个就是为张氏十五代裔孙张金拔所立的那一根。
张氏祠堂面积不大,但经历这么多年风云变幻,能保存这么完好实属不易,特别引人注目的当属家庙前半月形水池边矗立的那23根石龙旗杆了,它向人们展示了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凡是村里考上进士科举登科的族人,均立杆表彰,我们看到旗杆的顶部有所不同,文官为笔尖、武官为刀戟,尤以张氏十五代裔孙张金拔那一根特立独行,立于所有旗杆之外。导游告诉我们,因为当年他家两兄弟都非常优秀,但家境贫寒只能供一人赶考,并中举了,为表彰其兄忍让,特在下一层为其立此杆。中堂石柱上刻有楹联“德乃祖功乃宗行其庭必恭敬止,远而孙近而子入是室惟孝友于”,读来不禁感慨万千!

家庙“德远堂”的门开在侧面,其中的奥妙你知道吗?
虽说出外旅游我最不喜欢参加旅游团,但这次福建之行时间太紧,没做更多的功课,更何况参加旅游团一日游比自己去要经济的多。不过,回来后还是有些后悔,其实永定与南靖并不远,如果自由行,2-3天时间都可以玩遍,能更深度地了解土楼文化。想想,如果在土楼客栈小住上一两天,那该是有多么惬意啊!最遗憾的是没有去成云水谣古镇,听说那里非常的诗情画意呢!为此,或许还需再访土楼?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