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鹰潭游记

鹰潭游记

仙桃岩


仙桥之上望仙桃


仙桃左边是僧尼峰


  传说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因没有接到请柬而十分恼怒,大闹天宫,随后携带仙桃迳直朝花果山目的地飞去,飞经龙虎山时,打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仙桃吃不得 

   仙水岩包括仙岩和水岩两个部分,仙岩由二十四座大小、形态各异的山岩及其岩洞所组成,造型奇特。有的雄伟壮丽,有的玲珑纤巧,绵亘2公里,倒映河中,山 水共妍;水岩在旱仙岩北面,紧靠泸溪河两岸,以临水而得名,山崖陡峭,壁立如屏,藤蔓垂挂,恍若仙境。更为令人神往的是,仙水岩的十大美景还有着传承千年 的不老传说,仙桃吃不得是其中之一。


“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千越上溪滩”这是宋代文学家晁朴之在游完龙虎山后写下的名句。煌煌千年,历经岁月沧桑,今天的龙虎山却更显巍峨峥嵘——碧水丹山造就的瑰丽奇观早已誉满天下,道教祖庭的厚重传承依然熠熠生辉,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仍在引人遐想……


丹勺洞


  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肯,将头一伸,道堂倒塌。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龟头,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莲花戴不得

   此峰在仙桃石的附近,是一丛象莲花一样绽放 的石峰,因其形似花瓣朝天的水中莲,故名“莲花峰”。在莲花峰的旁边还一只小青蛙,好象一位忠于职守的警卫,警惕地注视岸上的动静,护卫着这丛莲花。传说 这朵莲花来自天宫瑶池,为白莲仙女所变。玉帝听说白莲仙女下凡与龙虎山青年农民柳青婚配,违犯了天规,派太白金星下凡捉拿,白莲仙女死也不愿再回天庭,在 天兵天将即将捉到她之时,她宁为玉碎,坠地自焚,轰地一声,一团烈火,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向后人昭示其对爱情的忠贞。


丹勺用不得

  此岩状若一把勺子,称为“丹勺用不得”。传说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怪人叫“绿毛仙”,他冬不衣,夏不浴,生绿毛,隐居碧鲁洞炼丹,炼出的丹药能治百病,炼丹用的就是这把勺子。东汉时,太上老君为支持 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奏明玉帝,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也被交给张道陵使用,这样张道陵的神丹就更灵验了。


白鸭浮水


含风不动水中莲。

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民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孤峰独秀的钟鼓石。

传说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石鼓敲一下,国泰民安,敲两下,风调雨顺,敲三下,五谷丰登……成为龙虎山吉祥如意的象征。


尼姑背和尚走不得

  此峰状似两相依相偎的夫妻,曰“夫 妻峰”。《龙虎山志》称:“雌雄石,在仙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相传在此峰对面的仙人城的尼姑庵中,曾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尼姑爱上了一位和 尚,两人相约私奔,被法僧追赶,慌忙中和尚扭伤了脚,尼姑便背上和尚逃跑,跑至龙虎山时,张天师验其两人真心相爱,有意帮她们一把,便使定身法将她们定在 这里,让她们永远相依。

一景:男女相依的情侣峰。《龙虎山志》载“雌雄 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明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为了救她夫妇出苦 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这已经成为有情人表达爱情的见证。


鹰潭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鹰潭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