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上饶游记
上饶游记
婺源三月游:小桥流水人家之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里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苍漳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网摘)


路过荷池,拍一下残荷玩玩,池里还有红鲤鱼在游动呢。

古桥“中书桥”,可有些年代了。

进了李坑,你将在一片金黄的油菜田中间行走。游客们都在兴致勃勃的拍照、留影,也把村民忙得够呛,跑来跑去,招呼游客不要踩坏了油菜。

村口的老樟树,摸摸它,再围着它转几圈,求个顺顺当当。

你可以花点小钱,租个小船,在小河里悠哉悠哉。

村中心的“申明亭”,是昔日李坑居民集会的场所。申明亭之建,盛于明初。史载: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申明亭和旌善亭。申明亭是宣讲明王朝法制与政令,调处民间纠纷的埸所。里长在申明亭召集村民,讲读朱元璋手定的《大诰》与《大明律》;凡遇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调解,由里长及年高德召者,在此对纠纷双方晓之以利害,说服双方让步,妥善解决,少数经调解无效者,才移送官府。

你注意到牌子上的“明”字吗,可不是写错了哦。

这里是两条河水的交汇处,叫“二龙戏珠”

小河水静静流过村庄,石板桥处处都是

沿着这条山路到菇山上,可居高临下,纵览全村

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在婺源的各个景点,出售茶叶、龙尾砚的店铺比比皆是。

把香樟木锯成一片片来卖,一元一片,真会做生意的。

村民家晒的大块大快的腊肉,到处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