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郑州游记

郑州游记

行走河南-登封---嵩岳寺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闲居寺。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宫。】
路口。。。

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层直径10.1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

大德大证禅师碑 刻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 主要记述了大德大证禅师生平事迹和佛教禅宗初祖达摩至大证北宗9祖的传法世系。。。

嵩岳寺塔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塔门很高,分两层。。。

地宫口,被发掘了,现在里面是空的,偷偷的揭开瞄了一眼 啥也看不见。。。我就是不明白了,古人建塔 塔下必然有地宫 现在一些所谓的考古专家偏偏就喜欢挖掘地宫 请问 地宫给发掘了 那塔留着还有意义吗?

塔内没有楼梯,只能看看 上不去。。。

穿塔而过。。里面后立的一尊佛像 佛像立的位置为偏后方 不在中心位置

真的很漂亮,很奇特!驴友们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塔后的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近代改建。。。一看而过。。。

陈列物。。。


嵩岳寺很小很小,来此无非是为了看塔。。。但 个人感觉值得一游!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