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洛阳游记

洛阳游记

参谒龙门十万佛(上)

 法华经曰:“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法华经曰:果如是,则“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法华经曰:尔时四部众“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 ——端地佛法无界无限无量无边,论理叙事动辄以百千万、千万亿计数,尽显其制之隆,尽彰其事之盛。想当年北魏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面对中原大地百千万、千万亿普罗百姓,顺理成章的治理政策便是利用当时盛行的佛教巩固统治,于是便有了皇帝是佛、佛是皇帝,全国各地三万佛寺、二百万僧尼,乃至洛阳帝都龙门石窟十万佛。
  龙门石窟作为全国三大石窟之一,久闻其名如雷贯耳。尤其是卢舍那大佛,尽管此前从未亲眼目睹,却也十分耳熟能详,闭上眼睛都能看得到大佛智慧的目光、恬淡的笑容、永恒的悲悯和慈祥。到达洛阳之后,第一站便相约直接去了龙门。
  先欣赏龙门山风光。龙门山位于洛阳城南10多公里,伊水西岸。隔伊水对面为香山,伊水从龙门山与香山之间穿过,山青水秀,气象万千,号称“伊阙”,自古为洛阳景观之最。龙门石窟主体部分就雕凿在龙门山东坡面向伊水的石灰岩峭壁上,中间突出大佛即著名的天下第一微笑卢舍那大佛。


  横跨伊水的龙门大桥,桥名题字为陈毅所题。


  穿过龙门大桥西侧的桥门洞便是龙门石窟景区大门,参观人群络绎不绝。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据说龙门石窟年接待游客达百万人次,开放参观50多年来已接待全世界游人3000万以上,人们天南海北四面八方集中到这里来,不管是为了历史,为了艺术,为了科学,还是为了一睹大佛真容,来到这里便是心中有佛,便是心存善念——想必那些强盗惯偷泼皮无赖不会有时间、也不会有心来看看大佛的,当然贪官污吏例外。


  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拓跋宏(后改为汉姓元宏)是历史上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原文化,大刀阔斧推行汉化。龙门石窟的开凿,除了孝文帝在乃父献文帝影响下自幼笃信佛教之外,想必也有着自身特殊的心结。拓跋宏5岁登基,代价是其母被杀——这是北魏拓跋家族从汉武帝那儿学来的办法,“立其子杀其母”,以防止再出现第二个吕后。拓跋宏天性至孝又聪慧早熟,却从小不知其母,在祖母冯太后严厉抚养下长大,人伦乖戾,虽身为君王也无力回天,从虚无缥缈中寻求精神寄托也许是顺理成章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中原大地上的佛教文化在孝文帝主政期间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除了龙门石窟,还有少林寺、五台山等等一大批史上有名的佛教重地,都是在孝文帝时代兴盛起来的。如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而规模宏大的古阳洞,据说就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93年左右。


  龙门石窟中著名的宾阳三洞,包括宾阳中洞及南北二洞。宾阳三洞本为二洞,为宣武帝元恪(孝文帝元宏次子)于公元500年前后为其父孝文帝和文昭皇后各建一窟;后来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元恪次子)时代的著名权阉刘腾又为宣武帝建一窟,合称宾阳三洞。但据资料介绍,宾阳三洞当时完成的实际上只有一座宾阳中洞,仅此一洞就前后历时24年,用工80余万。宾阳南北二洞直到后来隋、唐时代才得以完成。
  宾阳中洞雕凿是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其造像充分体现了北魏时期以瘦为美的社会风尚,与后来隋唐时代雍容丰腴的造像风格大有不同。据介绍宾阳中洞为北魏时期代表性洞窟,在中国佛教史和石雕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上也颇有名气,据说洞中原来还有一组“帝后礼佛图”,具有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却被一些不肖之徒弄到国外去了,至今仍存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



  规划于北魏、完成于唐初的宾阳三洞之宾阳南洞。


  开凿于宾阳中洞之后的另一大型北魏石窟莲花洞,大约完成于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6—528年前后)。资料介绍洞内雕凿有法华经所记十方分身佛小千佛上千尊,其大者高达6米,小者不足1寸,可惜大部分残缺不全,毁坏殆尽。只有洞顶雕凿精致的巨大莲花仍然完好如初,十分精美壮观。


  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年代的万佛洞(智运洞),其造像风格已呈现出唐代丰满敦厚、富有人情味的石雕艺术特征,尽管大部被毁,但从残留部分仍可欣赏到当时工匠雕琢的高超技艺。万佛洞顶有彩色莲花图案,图案周围有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以此被称为千佛洞。大唐永隆为唐高宗李治年号,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当时正是武则天威势日隆之时,武后作主将皇帝改称天皇,自己称为天后。也就在这一年,武后废掉太子李贤(后被杀——武后共四子,李贤为次子,此前长子李弘已被武后所毒杀),另立李显为太子。三年后李显(武后第三子)即位,不到三个月又被废为庐陵王,再立四子李旦为帝,封武后为圣母神皇。几年后又废掉李旦,干脆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是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大周则天大圣皇帝。则天皇帝笃信佛教,龙门石窟也由此进入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同为唐高宗年间开凿的潜溪寺,洞窟规模宏大,进深近7米,高宽各9米。洞中所雕主佛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耳熟能详,对大势至菩萨究竟谁何却不见得十分清楚。还是从《悲华经》中找个便于理解和记忆的逻辑关系:转轮圣王修行成为阿弥陀佛之前有N多个儿子,大太子为观世音菩萨,二太子为大势至菩萨,三太子为文殊菩萨,四太子为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是这样来的,因其“以智慧力,拔三涂苦,得无上乐,故名大势至”,在西方诸佛中的地位仅次于观世音。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处此语无任何贬意,取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之典),看来佛教领域也有一人成佛、全家成仙,真乃非比寻常之功德,非比寻常之正果也!阿弥陀佛!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