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阳游记

南阳游记

伏牛山中,那座虎山……

   长江北,黄河南,秦岭之东,沟壑虬错,峰峦叠嶂,大小盆地星罗棋布。
 这里,是苍莽八百余里的伏牛山脉;绵延的群山之中,座落三十余个县城、四百多个乡镇。

    镇平道上

    中原豫西南,中心城市南阳城垣,古名宛城;其西部镇平、邓县、内乡、淅川四县,史称宛西地区。那里丘岭连绵,河流密布,群山巍峨。

    出宛城西门,向宛西山区一路上行,行至三十华里处,悠悠的潦河水自北向南,横断了前路,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冬春有便桥可行,夏秋洪水季节有木船扬波摆渡。

    渡过潦河,登上西岸,便出离了南阳盆地,进入了宛西的门户──镇平县境。


  潦河

    通往镇平古城的唯一官道,蜿蜒起伏于岗岭丘岱之上,仿佛伏牛山脉与江汉平原之间,盘旋一条东不见头、西不见尾的黄龙。令人望之醒目、且惊喜的是,官道旁两行翠绿柏树是棵距相等,高度相同,四季长青,让人感到一种现实秩序和这一带山区里曾经有过既往文明。当地人士说:“从潦河岸到镇平城,四十里两行柏树翠绿,是民国十六年后几年中,宛西自治领袖彭禹廷先生搞乡村建设,下令县林务科按尺寸栽植的。执行人是植树专家、邓县农民领袖雷云亭老汉。”

    走完四十里翠柏树下的浓荫,就来到了豫南鄂东通往陕南的第一道关隘─镇平县城。

    我怀兴登上雉堞犹存的高厚城墙,向西方和北方望去,伏涯云天的崇山峻岭云遮雾罩。城东北二十五华里处,就是伏牛山脉分支之一的杏花山峦,从西北逶迤东南。著名的鹰山、虎山,就在这一脉杏花山中。



    出离镇平北门,向杏花山走,地势逾来逾高。沙土坎坷的牛车路,上上下下、曲曲折折。沿途小村错落,炊烟袅袅,群鸟飞翔蓝天,鱼虾畅游溪底;岗坡上面,青壮耕地,秀女采桑,黄牛拉犁,毛驴驮粪,小妞稚童们恬然嬉戏在牛羊群间。板蓝田里,老牛拉着水车不紧不慢转圈井台,风中传来畦水哗哗流淌,汲斗咕咕作响,仿佛古代琴弦毅然在弹拨拙朴的田园之音。

    这段路上,荒凉的岭沟岗岱满目清贫,农家人衣裳补丁斑斑,但那纯朴的劳作,默默的欢娱,倒是令我暗自敬佩的底层民生的生活自信。蓝天白云下,这一派与世无争、天然怡和的农耕景像,宛如一幅幅天然画卷。但是,我心上不期而生的,却是莫名的忧伤与叹息。

    穿过贫穷与荒凉,走近山下一道名叫“凉水泉”的峡口,清新的微风含着花香习习拂面;低头望去,湍流廻还的溪水清澈见底。游人们纷纷跑过去一洗风尘,双手掬起清凉的泉水滋滋畅饮,吃点儿干粮,开始登山。看得出,人们欢声笑语的惬意里,都表现出了迫不及待。

爬上一道名叫“大关口”的山梁,眼前忽然一亮!宇宙静寂!大地无声.山下有一道银缎般的江流,其名兰溪河,它宛若一条洁白纱缎,回还盘旋于群壑之间,悠悠然,向着遥远的天地尽头舒展飘了去;而远处那朦胧的山色,一座座隐约在了若有似无的迷茫之中。我忽然想起:唐朝王维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想必正是此等美域吧!

痴望青山偎水,悠远苍茫,此时的我,顿感脱尘离世,日常万念千虑,在此刻,皆消于记忆之外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