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阳游记

南阳游记

南阳游记:武侯祠

  

大拜殿前及院内都有碑廊,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由二十一块石碑组成,碑墙壮观,石刻精良。千古名篇《出师表》是诸葛亮给后主刘禅的奏章,畅述 其为复兴汉室而鞠躬尽瘁的忠贞思想。南宋名将岳飞抗金途中路过南阳看到这《出师表》后,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成眠,挥涕走 笔,把一千三百余字的《出师表》一气写就,以抒胸臆,龙飞凤舞的笔墨潇洒飘逸,奔放淋漓。在南阳武候祠内见到岳飞这翰墨神工,实为今生一大幸事!

卧龙碑林



绕过大拜殿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一处静谧秀丽的院落。院内古木交错,翠柏丛中簇拥着一座八角攒尖式的建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了。茅庐系砖木结构, 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古朴简陋的草庐正门悬挂有郭沫若书写的“诸葛草庐”匾额,庐内立有一石碑,上刻“汉诸葛孔明旧庐”七字。草庐八 角挑起,悬挂着八只风铃,八卦阵势别具一格。微微清风拂面而来,风铃则叮当作响,似乎娓娓叙说起流传千古的佳话:

碑廊


诸葛亮幼年丧父,十 五岁时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广交天下名士的他刻苦攻读经史百家学说,满腹经纶,腹藏 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终 于离开这躬耕十年的卧龙岗而辅助刘备打江山,尔后官拜蜀汉丞相,又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故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作武侯祠。

诸葛草庐



茅 庐后侧的半月台是诸葛亮夜观星象之处。我登上了半月台,望得见台下的老龙洞,洞门两侧刻有“自古宇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的对联,不由想 起诸葛亮草船借箭、祭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武候祠的最高建筑是宁远楼,系诸葛亮书斋旧址。“万古云霄”的匾额源自杜甫《咏怀古迹》诗:“诸葛大名垂 宇宙,宗臣遗像肃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草庐前小虹桥


宁远楼门柱上有一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 严皆误,从来治蜀要深思。”攻心指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攻心安抚之策;宽严指诸葛亮助刘备在蜀建权后治国安邦之纲。传说毛泽东曾极力推崇这副对联,誉为发 人深思的施政篇和治安策。我们从北路下山经垂花门进入的三顾祠院,门柱悬挂着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祠内的关张殿里立有关羽、张飞的贴金塑像。 殿后的三顾堂即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塑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再现两人纵论天下时的情景。

观星台


最后游览的是澹宁读书台及卧龙 书院,诸葛亮内学七纬旁通三微,一代枭雄让世人仰慕不已。站在武侯祠里,缅怀诸葛孔明一生伟业,怎不使我们神游往古,浮想联翩? 有了刘关张的三顾茅庐, 有了诸葛亮的出仕,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风云史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生淡泊明志,正直廉洁的美德被千古传诵,他是智慧、忠诚、仁勇的化身,其 人虽殁,然千载余情留,化作历史永恒。

半月亭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