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阳游记

南阳游记

雨中拜褐武候祠

      四月十八日,和几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应邀前往南阳医专,争取招聘一批能到农村工作的医护人员。此行似有班门弄斧之嫌,拟学三国人物到南阳求贤。不过时下正赶上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只计划招十人,却一下子有一百多人报名,此情此景,诸葛先生若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遥想当年时势造就英雄,天下豪杰,唯“三顾茅庐”,方出千古一人。而今,卧龙岗上武候祠,早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朝圣地,不过,我们要去作一次虔诚的膜拜,祈求能发现“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使卫生院能在三分天下的医疗格局中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 


       招聘会后下起了大雨,一行人还是迫不及待地前往卧龙岗拜褐了武候祠。
       步入岗上,或磕头礼拜、或触摸历史。无需考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远古或现代,只在心里记忆《隆中对》和《出师表》中只言片语,足以油然而生的敬仰、在雨中的遐想,便感受到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真实。 


       在雨中,那飘落的一滴,或许正是未能“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遗憾的涕零。 


       在雨中,枯木得以逢春,天时之于地利,所有的传奇和谋略,都显得如此苍白和无足轻重。唯悟出“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求实精神,能破解心头许多的疑惑。想当年,“亮躬耕陇亩”时,亩产决不会超过千斤、万斤,否则何须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于三分天下,则是占尽了汉家“人和”的先机。 


       诸葛草庐四平八稳、平和静谧,出后门,便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过桥再向前便是香火不断、声威并重的武候祠大殿。拱桥不大,家国不远,命运把握,一步之遥。正是在这一步之间,世间有多少人生决择,取舍无常,喜怒哀乐两重天地。 


       在圣贤的神像前,我们终究是敬重有加、顶礼膜拜。只会、也只能祈求些许自欺欺人的信心聊以自慰。采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名人腊像和场景再现,定格了我们的视野,凝固了我们的想象力。这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即使是出师表,也足以解读到缺乏自由度的最合理化安排和光环,一个阿斗怎能扶起,又何必扶起,他怎能不心安理得、消遥自在、终究误国。 


       是什么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在神的高大的殿宇中人们总是默默的祈求,却从未有过放弃。 


       南阳人的口语中,把“下雨”叫作“落绳了”;把“没有”读作“母牛”。
       走下山岗,威严高大的卧龙牌坊离我们远去,雨渐渐停了,我不禁大声秀了一句:母牛落绳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