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山游记
我不想,一次热热闹闹的,空前未有的骑车游昭山的活动就此无声无息。所谓空前未有是指有庆源以来。
原以为摄影师三美和白沙水会有图文并茂的昭山一游的得意杰作在博客上展示;
原以为文学家白沙水和洒半仙会有一篇诗意盎然的佳作发表。
然,半月已过,弟兄们仍沉默寡言,意图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为振兴有益活动,我不得不班门弄斧,勉为其难,代为执笔了,记笔流水篇以作纪念。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老顽童骑车,猛闯昭山,在庆源史上创辉煌,创奇迹。
在老领导白沙水的组织和精心策划下,十月二日,我们一行七人,携带佳肴美酒(同志们注意,凡是有白沙水和洒半仙参加的活动必有其美味美酒),带上必备的修车工具,骑上自行车,一路风尘直奔昭山。

一路上,上岭下坡,下岭上坡,绵延不断。最可怜莫过于租借单车的志成,(幸亏是达了小半路程 的公共汽车才租借车子)且不说踩上岭,就是下岭还得用力踩,故而,上岭就不得不下鞍徒步爬行。路上时而停下来松松螺丝,时而弄弄链条,几位精通修车的好把 手,却对着其烂车束手无策,可见烂之程度。我们只好停停等等,慢慢前行。突然,一声悠扬的呼哨在人群中传出,是白沙水在鼓舞士气,紧接着一阵吆喝声直冲云 端,冲啊,冲啊,弟兄们争先恐后往前冲。小钰是女中豪杰,冲在最前锋。她身背双肩袋,身材又娇小,酒半仙戏谑的称之为“二年纪”,其意是指象个二年纪的学 生。新哥是个坐惯了松软轿车座垫的领导,十几年未坐过既硬又窄的单车,其中之苦不言而喻。海哥,是个埋头苦干的好弟兄。他住得最远,行程最长,可他还不忘 给弟兄们带足饱肚的粮食,其负载之重不亚于带足卤菜的酒半仙。

中午十二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五元钱把单车存放后,就打听不用打门票如何进公园的途 径。很快得知,秋雨教授曾工作过的六中可以进入公园。我们一行马不停蹄的直奔六中。六中曾是庆源同学年轻时骑自行车游玩过的地方。故地重游,白沙水,酒半 仙,志成,都感慨万千。过去学子们求学之地,如今一片凋零。听说此地准备开发,学校早已撤离。教室门窗已卸,到处杂草丛生,唯一能显现生机的篮球场,除有 两个篮球架外,遍地也是野草肆意疯长。白沙水来到一栋住宿楼前,指着二楼的一间房说,那就是当年秋雨居住的宿舍。当即白沙水留下影,还说这是最后的留影, 下次来,这里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听此言,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幸亏教授未来,否则,本有诗人情怀的秋雨,更会仰天长叹,感叹愤然。

在六中山上转了一大圈,才发现“上当受骗”,此处已砌三四米高的围墙,根本无法翻越。弟兄们 不甘心,想爬树再上围墙,可毕竟年事已高,谁也麻利不了,志成踩着堆积的树枝,踮着脚勉强看了下围墙内,直摇晃脑袋,连连说“不行,不行”。于是,我们只 好下山,又来到六中教室前,找到一张烂桌子铺上报纸,拿出各自带去的美味,拿出三花酒,站的站桌前,坐的坐地下,开始了我们野外中餐。折腾了半天,弟兄们 都肌肠辘辘,直喊“好呷,好呷”。
呷饱饭,同志们又劲头十足。又来到公园前,还是不心甘,三三两两又往河下走,沿着河边,深一 脚浅一脚往前走,终于绕过守门员走进了公园。公园内我们不敢久留,因时间已过下午三四点,我们快步爬山,急速前进。来到山顶庙前,我三元钱打张门票。走进 庙里,我虔诚的在每个菩萨前瞌了三个头,默默的祈求菩萨保佑。白沙水为小钰留下了青春的倩影.完毕,我们又下山了。志成因骑烂单车太累,没有与我们一起进 公园,他坐在山下饭店门前休息等候我们。在饭店里把水灌足后,酒半仙提议,因志成的车行驶慢,他陪志成先行。我们又休息近半小时,五点正式启程打道回府。

回来路上,我们不敢再多停留,一路急速行军。可怜新哥,只喊尻痛,一会儿左侧身骑,一会儿右侧身骑,此刻相信他深深的体会到了如坐针毡之切肤之痛。
渐渐的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华灯齐放......
这一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劳累;
这一天,我们体会到了精神的威力无穷;
这一天,检验了我们的体力和意志;
这一天,我们胜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