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张家界游记

张家界游记

白羊古刹普光禅寺

最后一天,袁家界游完后,直接坐车到市区,吃完胡师傅三下锅后,去了普光禅寺

普光禅寺坐落于张家界市区,为一处古建筑群景观,是佛教与道教的联合建筑体,融合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寺庙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比北京故宫早七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早四年,比四川峨眉山的仙峰寺与报国寺更是早建一百多年。

游览普光寺,第一景便是大山门与二山门。“山门”,本来是对佛教寺庙建筑中一般殿堂的称呼。中国佛教寺庙的规模因各地情况不同,故大小不一,其布局也不尽相同:有一门一殿的,有三门一殿的,也有四进七殿的,还有入门见殿的。普光寺则是三门三殿,即:空门、天相门与天作门、大雄宝殿、罗汉殿与观音殿。因普光寺庙建在僻静的白羊山,所以“三门”又称“山门”。据考证,原来的“三门”有的已不存在,现在的“山门”是修复后的作品。

天王殿。

这是一个小殿,在走廊的两边,用木栅栏相隔。殿内供奉四尊大佛,一边两尊。这四尊佛像为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又唤名“风调雨顺”,意在要由风调雨顺带来“五谷丰登”与“天下太平”。

大雄宝殿是普光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重修,后来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与光绪各个时期也修葺过。


观音殿

高贞观,系宋未明初建筑物,是道教之观。高贞观内供“三清”道教神像。所谓“三清”,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天王殿后身

庙中的前院竖着一排清代的贞洁牌坊

牌坊上精美的石刻

武庙供奉“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关公与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周仓与关平。

西游取经的石刻

精美的石刻,八仙的故事,显示出佛教和道教的完美融合,这个是张果老
挂在树枝上的祈福彩带

最后来一张胡师傅三下锅-张家界最好吃的三下锅。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如今张家界的三下锅不再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脚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三样经过本地的土厨师特殊加工一锅煮,味道非常不错,不过在一般的酒店里面见不到这道菜,只有在当地人出入的一些小餐馆才有。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