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之旅--苏仙岭
郴州之旅
7月8日早上六点半出发,开始了郴州三日游之旅。
一路的颠波,中午十二点半左右终于到达了郴州市,用过午餐后休息到两点半起床,三点钟大伙集合上车,奔赴本次行程的第一个景点--苏仙岭。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苏仙岭由于有苏仙的美丽神奇之传说,因此而驰名中外。虽然海拔只有五百多米,却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

进门之后首先是走一条“万福路”,路的右边有着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面刻着大小不一的福字,据说摸着这些个福字会给你带来福气,又据说沿路踩着石路 上面的福着而上,便可以带回绵绵福气哦。走完“万福路”,便来到了苏仙岭的山麓桃花居,过了桃花居,有一座小桥,虽然并不起眼,却是大有来头,此桥名为 “遇仙桥”,便是传奇人物苏耽遇仙得道之处,故此得名。走过“遇仙桥”,眼前有一个小山洞,这就是传奇故事中的白鹿洞,传说当时苏仙之母生下他后便将他留 在洞里而独自离去,七天七夜后因不忍心而回来,心想如果这孩子七天了还没冻死饿死的话就跟他相依为命,不再弃他,结果当她回到洞里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白鹿跪在地上为苏耽哺乳、而白鹤则张开翅膀为其御寒。…… 现今洞口有两只白鹿,洞前有一小池,池上有人工雕塑的三只白鹤,姿态各异,趣味天成。

过了白鹿洞,来到了“三绝碑”。此碑高五十二厘米,宽四十六厘米,十一行,每行八字,行书的石碑。北宋词人秦观作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留下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的千古名句;苏轼还为其写了跋,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写下来,世称“三绝”,其艺术价值很高,还嵌有陶铸同志题词。
秦观原文如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再往前走,只见一个青石砌成的小亭,亭的拱门上有一横匾,匾上有“初登仙境”字样。继续前行到了“景星观”。由于早上起得太早,加上天气炎热,不胜疲惫,所以我没有继续攀登,和一朋友在此处休息之后便沿原路返回下山。据导游在车上介绍时说,前面应该还有“蓬莱在望”、“仙阙可攀”等景点,而最终登上山顶便是“苏仙观”。半途而废,有点可惜。呵呵~~~~
下午五点来钟,大伙都回到车上集中,去吃过午餐后,旅游大巴便把我们带到了“龙女温泉”景区。
龙女温泉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市郊乡铜坑湖村,距郴州市中心5公里。温泉面积占地20多亩,四面环山,风光旖旎。该处矿泉乃地层深部之热水,水质清澈透明,含丰富矿物质,是含碳酸的碳酸氢钙型的谈温泉。其水温40摄氏度左右。

此处也有美丽传说。相传在唐朝仪凤年间,洞庭龙王三女“龙三娘”因触犯天条,被贬至郴州郊区一“万”姓员外人家为媳,如奴牧羊,倍受虐待。一日,遇郴州宜阳学子柳毅进京赶考,求其传书给父王。柳毅信守承诺,按龙女之法,经千辛万苦到洞庭湖君山,扣橘传书于龙王,最后与龙女喜结连理。洞庭龙王震怒万员外虐待其女,命“独角蛟”接回龙女,并水淹万员外家。独角蛟午时三刻兴风作浪,只见轰然一声,这户万姓财主的房屋沉落下去,形成一口池塘,后人称之为“陷池塘”也就是今天的龙女湖仙池塘。仙池塘占地仅20亩,四面环山,湖无进水出水口,湖水却四季不涸,涨水不溢,干旱不枯,颜色一年三变,春绿冬浑霜黑,湖深不可测,传与洞庭相连。传说明朝时,郴人铸石碑,上书“此湖直通洞庭”。用长绳捆绑,掷于湖中测量深度,未果。后来,石碑被洞庭渔民打捞上岸。

有别于其他温泉的是,这里有一个“水滑梯”,两圈720度滑下来,挺过瘾的;休息室里免费提供了一些水果和饮料。晚上炎热渐消,泡泡温泉,洗去了白天的疲惫,恢复了体力精神,整个人挺清爽的。
晚上九点钟左右回到车上,把我们送回了入住的四星酒店“鼎和大酒店”,第一天的行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