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重庆游记
从重庆朝天门上船,在长江船上三晚三天。诸多感悟,不一而足。关于长江有太多向往和激情。曾经在青海和西藏走过,留意过江河源头,皆涓涓细流,未成气势和规模。或许高山积雪,融化成水,千回百转,始成江河,才有大江大河之豪迈气概。那么我们到哪里才能感受到这种大气磅礴呢。还有,实在是那些传诵千古的诗句,让人对长江梦绕魂牵和割舍不下。杜甫《登高》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早发白帝城》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有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有对三峡的描述,其经典文字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亦曾教过学生并也能背上几句。好象是学生时代看过一个电影,叫做《等到满山红叶时》,主题歌曲《满山红叶似彩霞》。峡江风光与少年情怀恰当结合,遐思无限。最爱那首高昂的《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多次下载研究长江三峡地图走势,从雄险的瞿塘峡,到云雨变幻的巫峡,再到最东端的西陵峡。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可见其江流之疾;巫山云雨,猿啼染泪,可见其谷壑幽深。同行有人早在十年前就走过三峡,说景观已变化很大。大抵关于长江三峡的赞美,都应该集中于三峡大坝修建之前。自从高峡出平湖之后,峡谷景观和气势大不如前。我的感觉亦无书中描述及图片中见过的雄伟壮观。 一江浊水,平静无波。三晚三天,及至过了三峡大坝,方才听见长江涛声,感受到一点它的浩渺烟波和一去千里。或许,那些美丽和雄奇,都留在的诗人的吟唱里。 刚刚游历过的白帝城罩于烟波之中,如刀劈开的夔门迎面而来,一路江风,雾气沼沼。那些满山红叶呢,那些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一窥全貌的峡谷景观呢,那些千年吟唱的诗句呢,那些江边的纤夫呢。那些因江水提高水位后退到更高山上的村民呢。 清风徐来,思接千古。我们实在不及古人幸运,至此关于长江的诗意都已在古人的笔下写尽。我们不敢再加一辞。 2010年9月11日(周六)长江行船 丰都鬼城 张飞庙 早晨5:30分,人声喧杂。船早已停在丰都。下雨,江面波光。天气阴沉。 6:40去丰都鬼城。乘索道上山。奈何桥,望乡台,天子殿之类。有一侧殿,文殊和普贤法器拿反了,不知是否故意。有弘一题联。东西地狱展示各种地狱情景,似乎雕塑年代较早。有联印象深刻:“黑无常白无常进入白天黑夜一贯无常”,“金黄银白眼红心黑”之类。大殿像前有人在卖路引,大概10一张,就近在殿像后烧了。有人在声嘶力竭地介绍如何如何灵验。看来又是一处欺骗游客的所在。 下索道,左行上山,有鬼国神宫,阴司街,各种造型之恐怖形象。快到出口的时候,横着一人收费,坐电瓶车,进入黑暗世界,有一些怪异鬼神,收费5元。其实旁边还有通道可以出去,但这一横,以为必需交费才能过去。真是鬼城啊,见了鬼了。 大门有启功题字“中国神曲之乡”。其实鬼文化应该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大可不必与什么但丁的神曲做比。这80元的门票,实在不值,也只能算是一次考察。为以后做这条线路提供借鉴。 同船舱的人去了丰都新城区,回来说房价4000元每平米。 10:00开船前行。此船是全国散客拼团,多老人。在船的上层甲板上,凉风习习,江面开阔,雾气氤氲。体验长江之大,胸襟之阔。两岸连山,青葱如黛。山畔有人家,房屋隐现。江水浑浊,时有浮柴。远处鳞波,如静如止。思维停止呆滞。这一条河,多少生民系于此,多少故事围绕于此发生。 15:00过石宝寨。有9层依山而建的塔楼。长江水位提升后,有一桥与山城相连。据说是八大建筑奇迹,干栏式建筑代表。 16:00阳光出来。两岸山峰,山腰绿树中多有民居。江水依然浑浊,泥沙沉浮。船前船后的远处江流,依然如罩烟雾之中。 船上有僧众读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用四川方言,发音古怪难辩。 18:00过万州长江大桥。18:20太阳将光亮洒向江面。见到一些白云蓝天。但依然是阴郁和迷茫。知道船向下游行驶,但不知江流的方向。仿佛静止。偶尔一只白鸟,一只江舟如叶。静坐甲板上,江水在夕阳余辉中,波动如万千条鱼涌。整条江如黏绸凝滞。渐渐地,江如静波,细细波纹,如绸缎般抻拉褶皱,大块的阴影和明亮交织,纵横参差。 20:30,过云阳移民新城,灯火璀璨。登张飞庙。是江水上涨后整体搬迁过来的。灯火中见江上风清四个大字。看票价是70元,夜游收50元。也有桃园三结义像。有诸多清代木刻书法作品。谓之三绝。看到岳飞前后出师表,苏黄书法,何绍基、郑板桥诗联,皆古旧,有韵致。解说员很专业,介绍词后的一句“我本人比较喜欢郑的书法”,一下子把制式枯燥的解说弄得有了人情味道,亲切可爱,让人有认同感。景区的打造除硬件外,更需要人的因素。沿山路一路小摊,卖工艺品和小吃。说要开到半夜一点。回到船上,回看张飞庙,灯火阑珊,沿江那些小吃摊的灯火,大多熄灭。 22:00开船。 2010年9月12日 长江船上 白帝城 巫山小三峡 早晨6点起床,船外还尚灰蒙。上甲板,江云长压,天地茫茫。看来长江段是看不到光亮的日出的。清风扑面,凉爽至极。大船边有小渔船卖江产品,鱼干,河虾,15元一斤。 7:00下船去白帝城。乘环保车至风雨桥,后山上,前山下。白帝城,由西汉末年公孙述为王而得名。而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多的古典诗词使其闻名。对文化人亦有挥之不去的情结。从后山登高,正对夔门,江水与峡谷山岩成为一体的红褐,无险可观。 有白帝祠,托孤堂,东西碑林。多古碑。有三王碑。白帝祠前有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书朝辞白帝诗书迹。有现场拓碑表演,90元一张大的拓片。但竹枝词碑刻多为近代人所书,似乎价值不大。下山才是正门,有郭沫若题“白帝城”三字。有诸葛望星楼,八角飞檐。 9:30,回船。奉节是黄杨木产地,景区里处处有妇女推销梳子。 真正意义上的长江三峡,就从白帝城开始。草堂河在此与长江交汇,入夔门,赤甲山与白盐山,山体裸露。江水浑浊呈红黄色,平静如静止般。有小船漂泊江上。 不知当年李白到底从何处离岸上船,踏上旅程。到如今,只空留下我辈到此寻访遗迹,临江凭吊。 风箱峡古栈道已没入水中,原峡谷低处的摩崖石刻有的整体移位,重刻于高处,依然可见。大溪文化。在白帝城看到悬棺展览。这些悬棺依然是未解之谜,有一点很有意思,因其随葬品价值不高,于是得以保存较多。 12:00下船游巫山小三峡。换乘小三峡26号船。依次游过龙门峡,有万州至宜昌大桥。巴雾峡,大昌古寨,巴人悬棺,猕猴。滴翠峡,罗家寨,小瀑流水。 两岸青山,山岩裸露处如刀劈斧削,黑白参差。一江碧水,颜色青绿。虽未流动,却有碧波连天,与山相映。 又到小小三峡。乘小筏游。船夫长相如猴,唱山歌时尚觉其可爱,等到推销纪念品变相收钱时,就令人生厌了。唱了《伙计》《今个儿明个后个》。用蓑衣拍照。回程大船导游让所有游客回舱,说是严格规定回程游客不能在船外。讲了三峡移民之苦,什么湖北借光重庆遭殃之类的哭穷话。然后果然如我预想的那样,推销邮票,两套880元;又唱了首民歌《十杯酒》,再推销野茶,谓之长寿茶。20元一盒,50元三盒。一种红花果树的叶子。其实早在去程介绍一个长寿村时,就已为推销埋下了伏笔。推销完毕,游客就可以自由上船外拍照了。 下船买了小贩5元一包的长寿茶,泡上一杯,汤色金黄,味道甘美。 18:00,过巫峡。期待中的各种山峰出现了。神女峰却原来只是主峰边一指头大小的山峰。名气太大。过境入湖北巴东(恩施),暮色已下。 /有没有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的意境?/ /巫山群峰秀,云雨酿相思/ 午餐后在甲板上遇一和尚,就是这个船上每天做功课去九华山的拜佛团的领队。谈论诸多佛法。说喝酒之人,自我感觉快乐,其实是在受苦。又说可读三本经典,一为儒家弟子规,一为道家太上感应篇,一为佛家十善业道经。又说大部分人在自我欺骗,名不副实。可以试问每个人,真的如外表显现的那样幸福自得吗。都不是。佛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衣食无忧和无着的人,更容易接受。现在的年轻人,忙着生活,忙于物质,更注重现实,就少了关注精神。我说英雄到老皆向佛啊。我们的问题是,精神的空虚怎样得到救赎? 其实谈得很投机。却不知后来怎么就说到了我的一些关于印证佛法的疑惑。于是问他几个问题。说到如何五蕴皆空时,不能答。这可能是他的修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我想。也可能一直困惑着他。或许就根本没有此境界,出于杜撰。于是都很尴尬地结束谈话。 后来反思,应该给别人以余地和退路。 船上导游,小胖女孩,姓刘,嗓子哑了,感觉她很敬业也很热心。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另一个导游则看似很忙,阴沉了脸,把所有带团的不快都写在脸上了。同样是工作,用一种平和心态处理,可能效果更好,也会轻松快乐些。 出门游历,就是历人历事,修正自我。这应该是旅游的收获之一。 晚20:30,过巴东长江大桥。灯火辉煌。 2010年9月13日(周一)下船至宜昌 三峡大坝 宜昌至北京 早7:00下船,太平溪码头。原行程提示以为要乘船至宜昌,此处下船导游告诉要收拾带好行李,才知道参观完三峡大坝要车赴宜昌。 8:00乘车游坛子岭,雾中三峡,江水茫然。在185景区登高远望,五级船闸。有截流纪念园:三峡工程使用过的机械展,江底奇石,岩石样品等。有名之为三峡展览馆的,在卖纪念品和一个画家的《千里三峡图》。 大坝之下,始见江水涛涛,江声拍岸,黄沙浊浪,一去茫茫。 11:30,至一购物店。说是与三峡移民合建的,希望支持。购物就购物吧,不知为什么总拿移民说事。这个店拥挤窄小,不发团号,收款处亦人工结账,实在是最失败的一个购物点。可惜了长江游这最后一站的宝贵机会,是有很多游客有高涨的购物欲望的,在此不能发挥。 12:40车送到宜昌。到一个叫西坝的地方吃鱼。长江肥鱼,色白,形似江豚,肉如猪肉皮,肥而不腻,汤色十分的鲜亮。 到了宜昌,算是长江三峡游的终点了。想到入船上诸多老年人还有漫长的旅途到南京,不知这时间要怎样度过。长江船上,三夜两天半,实在是在煎熬中度过,漫长的时间,雷同的景致,年老的人群,呆滞的思绪,没有新意,没有思想。重庆至宜昌600里的江路,天明天暗,把自己置于最低的一处所在,渺小如江水之一瓢。无论是曾经江水如何的波澜壮阔,抑或如今修建三峡大坝之后的平静如止,我们人类也只是空留感叹而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实在令人神往。而高峡平湖之后,其水利之功,远大于景观之于游人的观感,非平常感觉所能体验。在三峡上游过,虽只是一种经历,就已足够。 在船上购一张长江万里航运图,长江用绿色标出,地貌复杂,山系连绵,历尽曲折,千回百转。这长江水系如一条绸带,串起沿岸无数明珠般的城市,养育着人类以及万物生灵;又如一条巨龙,龙身凌空飞舞,龙头吐水入海,气吞万里,横亘无涯。歌中唱道,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多么形象传神啊。 曾写过巫山红叶诗歌,无法见到影视及数码作品中那咱满山欲燃的红艳,和空中俯瞰长江的磅礴气势,也只是遐想其美丽意境而已。回想童年时代看过的电视作品中川江游船的美丽浪漫故事,遥想其是否也在如今来来往往的行船中上演。那些沿江两岸的不同景观,以及生活在江岸边的众生,自生自灭,生命轮回,想必对我们游人也无关紧要了。 山水有灵,是否惊知己于千古? 乘K50次火车宜昌至北京北,18:20发车。车站候车室温度很高,热汗直涌。却有工作人员喊叫二楼空调雅座10元一位,且可以提前乘车。我在其他车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知为什么候车室不开空调,开了空调却要收费,且付费可以早进站乘车?看到女篮教练郑海霞带队也挤在人群中等,心理平衡些。在快要检票的前几分钟,郑的队伍提前从检票口进入,令人十分的不解。看来车站把人情送得恰到好处,既可以让郑的队伍感觉受到重视,又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2010年9月14日 下午15:25到京。乘18:29动车D7次北京至沈阳北,21:33到锦州南下车。23:00到朝阳。 在此节录一段《水经注·江水》文字,才知我们今人所有的描述都是多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