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重庆游记
10月3日,傍晚。我从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西站下来,经过318国道的最后一段进入汉阳。我的捷达王又一次在拥挤的车流中爬行,城市的喧嚣和忙碌依旧刻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即将落山的太阳在那永远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中有气无力的散发着最后一点热量。我已经回到阔别83天的武汉,38天的云贵川之旅结束了,一万零二百五十公里的奔波结束了。冯骥才说,“人生最美好的感觉是感动。”是的,那无数的美好,那无数的感动,都属于昨天了。 生活早已回归它本来的节奏。我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打开图片收藏夹,老婆在身后的钢琴上弹奏着《拜耳》,我的心又随着照片飞到那一个个曾经让我心跳的地方。我怀恋那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峰,崎岖的山路,纯朴的藏民,那些曾无数次的让我感动的一切的一切……。我希冀用我拙劣的笔,记述我的行程,诉说我的感动。因此,我把它起名为《感动云贵川》。虽然写作文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我还是认真地遣词造句,不敢马虎,努力记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因为,这是给我的朋友们一个交代,也是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8月26日。 张家界—黔江县(小南海)。311公里。 离开住了一个多月的张家界,酝酿了许久的云贵川之行终于启程了。这将是我们开车旅行行程最远的一次。既有兴奋,也有不安。兴奋的是前方一定会有太多的美景在等待我们,不安的是毕竟这一路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虽然磨难也是一种财富,我还是宁愿贫穷。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我从心底祈求上苍,保佑我们一路平安,保佑老婆身体健康,保佑我的捷达王别出故障。英国登山家马洛里在回答为什么要登山的提问时,他说,“因为山在那里”。是啊,我们也出发了。因为,山在那里;因为,水在那里;因为,朋友在那里。 早上6点从张家界出发。 中午在湖北的咸丰县吃午饭。一家专营猪蹄的小店,叫杜记猪蹄馆,每人8元,两个人16元,小火锅。这里的饭店,都是按人头计费,还挺科学。这几天正值重庆连续多天的40度高温,这里离重庆不远,没有40度也差不多。火锅端上来,我们不让点火。小姑娘说,饭吃的越热才越凉快,我们没有听她的。几个当地人看我们当怪物。说是猪蹄,其实是猪腿。肉很多,味道非常好,我们使劲吃才刚把肉吃完,竟然到晚上都没有饿感。太扎实了!服务员让我们称她“小妹儿”,我听成“小孟”,被我叫的人家只笑。等到了重庆才知道,川渝一带把服务员都称为“小妹”。真是傻冒! 山路 下午3点到达黔江县境内的小南海。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只是在出行前作准备时,才在网上查到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是我们此行的一条重要原则。 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1856年6月11日的一次大地震造成山体垮塌,把原先的一条小河拦截,形成了一个湖泊,即是现在的小南海。今年的6月11日,是小南海形成150周年,黔江县还组织了宣传纪念活动。 小南海离黔江县城32公里,道路还好,典型的旅游道路,两车道的水泥、柏油路面。在一座大坝前有一个三岔路口,我们按指示牌进入小南海景区。门票30元。 停车场就在湖边。要把这里叫做海的确有点冤枉,但湖水的面积确实不小,据说有30多平方公里。狭长的湖面绕过一座小山向山后延伸,宽度大约一两、公里。湖水四周群山环绕,地震留下的几处垮塌痕迹清晰可见。大坝周围,堆积着很多从山上滚下来的巨大石块,大的应有几百吨吧。50年不遇的大旱,让从未露出真面目的湖底礁石显现出来。湖心中有一块大约10米高的岩石,由于长期湖水浸泡已经裂成两半,是湖底露出湖面的最高点,我说它是小南海的标志性地貌。谁知湖边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们,从他记事以来,这种情况他都没有见过。看来这还不能作为标志呢,只是特例。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幸运吧。 在山石垮塌形成的大坝上,现在已经修起了连接两岸的公路。在坝顶还建起了泄洪闸,若不知道,还以为是人工建起的大水库呢。如果说这是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道理似乎就不对了,这种建设应当不算是保护吧。据当地人说,大坝的形成还是个谜。由于地震造成山体垮塌的山峰并不算高,大约只有一、两百米高,而垮塌形成的大坝却几乎有一公里宽。按一般地震的常理,垮塌的石块不会被抛出如此远的距离,形成这么长的坝体。当地老乡自豪地说,连美国、英国的专家看后都解释不了。这应当不会是杜撰,黔江县志都有记载。管它怎么形成的,那是专家们的事。反正咱看着挺高兴就是了! 小南海一隅 百年一遇的小南海湖底“标志” 我们下到湖心岛上,在湖心中的大石块中穿行拍照,煞是开心。那个湖底标志当然不会放过。大坝边上竟然还有几个人在游泳。沿着湖边树荫下的小路,走过长长的吊桥,登上观景台。夕阳中的湖水显得格外宁静,橙红色的湖水中,落日倒映,波光粼粼,小船轻摇,真是个神仙居住的好地方。 夕照渔舟 湖心岛 小棒槌岛 一汪碧蓝 晚上住在湖边的一家叫鱼米乡的小店。大约是来这里游玩的人不多,大多数游人还会赶到县里住宿,因此住宿很便宜。湖边的老乡告诉我们,湖心岛上有宾馆,价格很贵,自己游玩就没有必要上去了。湖边只有这一家小店有标准间,还只有一间。每天40元。不带卫生间每人只需10元。他家的小店有十几间房子。我们要了标准间。这个标准间是我见过最简陋的标准间,除了床以外,还有两张小靠椅,就是那种用树枝子做的,没有油漆,木头本色,很环保。电视是在公用的厅里面,没有其他客人,也没有抢频道的。最重要的是有卫生间。但那个电热水器让人提心吊胆。就用普通的镀锌铁皮做外壳,用油漆喷了个电话号码,算是厂家的标记。我真担心它会漏电。整个小店只有我们两人。 简单晚饭后,站在凉台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山被暮霭笼罩,湖水被微风轻拂。凉风习习,心旷神怡。此情此景,怎是一个“爽”字概括的了的。 第一天出行,还算顺利。整理照片、录像,充电,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 小结。 1,小南海景区不大,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有一天的时间足够玩的了。但是由于价格便宜,是个可以住下来慢慢享受的休闲之地。 2,小南海开发时间不长,旅游地的多种弊病在此并不明显。当地民风淳朴,善良友好。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地向我们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地震的情况。 3,小南海游船到湖中间转一圈的价格是60元。老乡会劝你不要在19时之前坐船,等售船票的人下班后,他们可以30元送你进去。 小南海的早晨 8月30日 。 重庆—大足—宜宾。375公里。 早上7点40 从重庆出发。先去看了大足石刻。 在大足让人不愉快的是车子刚一停下,就有一群小孩子往车上扔一种用草编成的小蚂蚱,然后就死缠烂打的向你要钱,让人不快。不过,想到他们也是因为贫穷才至如此,也就只有祝愿他们早点富裕起来吧。 大足石刻规模不大,没有龙门石窟大,但很有特点。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还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龙门石窟是一个一个的洞窟,文革中损失极大,现在只有武则天建造的奉先寺等几个洞窟还有看头,其它所剩无几,大多是一个个空洞。而大足石刻只有自然侵蚀的痕迹,完全没有人为破坏的迹象,让人感到不可理解,似乎文革在这里被冻结了,这真是中国人的万幸。 摩崖石刻 大足的光荣 不知是什么动物 面朝菩萨跪坐的石人 牧牛图的一部分。 大足石刻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石刻上涂有各种色彩,历经八百多年还鲜艳如初。我特意问过讲解员,彩色都是原先建造时留下的,后人没有修补。二是大足石刻是由一个个故事群组成,每一组雕刻都是一个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一组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大意是人要是活着的时候做坏事,死后就会在地狱里遭受各种刑罚。 看看生前做坏事的下场 其中一个最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画面,就是生前劝人喝酒,死后是要被砍掉胳膊的。联想到此行有那么多的人对我犯下如此罪行,我下定决心,到阎王爷那里去以后,一定要替他们说情,千万不要因为劝我喝酒而遭断臂之刑,他们实在都是好人哪! 马面在给人开肠破肚 好大卧佛 依山造像 游大足须注意陷阱。当你在停车场停下车来,问旁边的人在哪里买票,他们就会往前一指,不到50米处有一售票窗口。上面标有大足石刻展览之类的东西,他们说是第一景点。让人感觉这就是大足石刻了。其实不然,这里完全是现代人所做的极其粗制滥造的人工景观。门票虽然只有20元,但让人感觉就是上当。真正的入口,离停车场还有一公里多呢!门票80元。 从大足出来,一路不停,前往宜宾。从重庆到宜宾的路上,路旁尽是干枯的竹林和庄稼。最明显的是玉米地,焦黄的秸秆上没有几棵长着玉米棒的,让人心焦。稻田里没有水,干裂的地面呲牙咧嘴地向人们诉说农民的苦痛。竹子是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大片因干旱枯死的竹林,在烈日的灼烤下,泛着惨白,真是惨不忍睹。这种状况,进入宜宾境内才稍有好转。 干枯的竹林 今年的高温可是让重庆人民受苦了。在重庆的这些天,我们见证了重庆人民经受的煎熬。重庆的朋友说,再这样闹几年,重庆人口一定会大大减少,把人都热跑了。走到哪里都有人抱怨,都是三峡大坝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