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重庆游记

重庆游记

我的川西之旅--行走重庆-下

10月31日,天气阴。
本想坐船由重庆顺长江而下,经过著名的三峡到武汉再转火车回广东,那将给本次旅程增色不少。可是母亲已经下达“哀的美敦”之书,如若不再速速返家,严惩不贷。所以只能留下遗憾,到三峡博物馆走走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面与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保持三位一体外,其余部分均顺地势地貌而建,并与山体融为一体,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至于其它,就不再赘述,毕竟有百度,我也说不到再专业详尽了,只是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已。
三峡博物馆正门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博物馆内展厅很多,展品丰富,涵盖了重庆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历史,并特别将一个厅辟为三峡展区,介绍三峡地区的历史人文和三峡工程的概况,还将一些被淹没地区的文物抢救性发掘保护于此。
我花了一个上午基本看完了,不可能将所有的展品都拍下和放上来,粗略看看,因为免费,所以值得去看看,呵呵,人文旅游嘛。
展厅内有各种岩层、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还将出土的船舶复原

因为喜爱历史,所以对一些人物略知一二。在这里见到了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韩世忠夫人梁红玉所用器物,对这位身世坎坷、“擂鼓退金兵”的女中豪杰万分敬佩。
绍兴五年,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日)遇伏遭到金军围攻,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据 宋 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木兰只是书中有,红玉才是真英雌。横刀立马怒向敌,羞煞多少大丈夫(鄙人乱弹)

三峡大坝,争议太多,只是见着这不得不被凿回来的石刻,内心也不免对这“伟大的工程”嘀咕几句。

因为参观的时候是由一楼一直向上走,没有历史时间顺序,所以叙述的时候有点乱。
伟大的早期人类文明。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家庭合葬墓。看到的人会说,呀~~还有小孩呢,是这家人不幸都感染SARS或者家里失火、或者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了吗?不,是更不幸,从他们身上肋骨尽断及贯穿身体的箭簇来看,他们是被有目的的杀害,也许是犯了族规、也许是部落战争的俘虏、也许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结果都太过残酷了。所以原始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地那么纯洁美好,只有一点可以略微庆幸,他们一家在时光机器中永恒地团聚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任何最先进的科技都首先被应用于战争。无论是青铜器还是铁器,首先都用来砍人,再用来种地。
几千年前的高科技武器

恰好当天有个世界华人摄影名家作品展,本着学习的态度进去学习

看到了两幅作品,海南岛上的人有些亲切吧

作为战时陪都,当时民族工业的精华基本内迁到了这里,为重庆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贡献。
铁轮滚滚,呼啸沧桑,均化作冲天白烟散尽,只剩岁月斑驳

民族工业不亡,必将造出杀敌的利器,驱除日寇,恢复中华!

有些事是不能忘记的,哪怕我不是重庆人,虽然我一直以来只在书中读到过,我仍然对这一次事件有着同样的痛,毕竟那逝去的是千万条同胞的生命。所以,日本人不要再说已经
道过歉了,至少,我还不能原谅,我将告诉我的后人,不能原谅!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最主要的空袭目标。据有关史料统计:1938年至1943年间日机空袭重庆(含对空监视范围)203次,出动飞机437批,9166架次,炸、焚毁房屋17452栋,37182间,造成人员伤亡2、5万余人。其间的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三批偷袭重庆,在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渝中区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内,发生了震惊中外、惨不忍睹的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人员伤亡2500人左右。

生死之门。生和死的距离只有一道门,即使已经伸出了手,却再也打不开。当窒息和挤踏而亡的尸体在门被拉倒之后僵硬地堆积不倒时,掌管了钥匙的那位同胞精神已经崩溃了,而天上天皇的武士们肯定在自喜“无差别爆击”的赫赫战功。

我不是在宣扬仇恨,所以每年我在看到日本广岛、长崎“原爆纪念”的新闻报道时,日本人悲痛而没有后悔的神情时,我只能冷冷地、通俗地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轰炸过后,当人们收殓遇难者遗体时,发现他们几乎抓烂了自己的胸口,洞壁上尽是用手抠出的道道深痕。所以能够想象到那种窒息、缓慢、绝望和痛苦的死亡了吧?日本人,你们应该庆幸了,原子弹爆炸时,你们的死亡只是一瞬间就灰飞烟灭,来得真是痛快,老天无眼啊。

走出博物馆,对重庆有了深一点的认识,那么接下来这个地方是必定要去的,不然就会有人说我没来过重庆了。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江面广阔,百舸争流;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人行石阶沿山而上,气势极为雄伟。可惜,我到这的时候是晚上,只能看到它的灯火璀璨,感受西南的“小香港”。

见惯了世间繁华,波澜不惊。


洪崖洞,一个旧城改造工程的典范,将原本破败的平民区一举改造成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让解放碑直达江滨,集休闲、美食和酒店于一体。


大禹奉命外出治水13年,3次路过家(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门而不入,所以此地又有禹王庙。

只是,这不吸引我,她得到了一些,也必定失去了一些。
我在思考:现在,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有两个极端:
一是要求全盘推倒重做,这种低级的做法被批无数,不再多论。
另一种论点则颇具正义之名,就是原封不动,顶多加固一下,而那些原始生态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西藏、非洲和南美洲土著聚集区,不能修路架桥,不能建现代房子,不能拉电线、电话,不然现代文明就会污染这些地方,传统文化就会消失。是的,我理解持这些看法的人的好意,但是,我想说,我们有问问当地人的意见吗?当我们住在水电齐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宽敞房子里,当我们出行以车代步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们停留在落后和贫穷?文明的进程应该自身决定,而不是由外来者指手划脚。这就如同欧美殖民者从非洲、亚洲和美洲抢来财富完成现代化,完美地保护了他们的文化后,告诉非洲、亚洲和美洲:“你们不能再搞现代化了,这样不好!”哥本哈根会议已经把这帮孙子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况且,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努力把今天的成就转化成明天的传统和文化呢?文化本不就是一个传承、包容和变化的过程吗?
解决的方法在哪里?我等凡人不知道,只是,如果这块地方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不变的是人心的美好和善良,我想我仍然会爱着这片土地,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算了,想太多,明天就要归家了,再见重庆!再见川西!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