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贵阳游记

贵阳游记

贵阳弘福寺

弘福寺座落在贵阳的黔灵山,黔灵公园内。黔灵山是贵阳的肺,也是大自然赋予贵阳人一个天然的修身养息的最佳去处,就像黔西南的双乳峰一样孕育着一方水土。但这还不足以称道,黔灵山的猴是山中的灵物,和人和谐相处,绝对可以和峨眉的媲美。

弘福寺为赤松和尚(1634-1706年)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创建。历史在神州古刹中并不长,距今也就300余年,但在贵州却是最大的佛教丛林,属于临济一宗,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赤松,俗姓韩,法名道领。少习儒,性嗜佛,20岁长齐剃度,遍参高僧,顿悟佛旨;35岁在贵阳白云寺闭门修学,三年出关,名扬全省,僧俗共仰。在1672年,登上大罗顶(今黔灵山),见万峰环绕,中结平原,堪为供佛道场,遂立志在上建刹。贵州巡抚曹申吉为工程督导,赤松亲自操劳,积三十二年建成梵刹。原寺规模宏大,占地约12000平方米,常住僧众多达百余人。赤松亲订《丛林清规八条》定为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清乾隆四年清延颁赠《大藏经》一部,计七千余册;民国十八年(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曾任孙中山秘书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众议院秘书长的平刚和怀一法师都曾长期在此主持传法。


从黔灵公园拾阶而上,有石级三百八十余,为“九曲径”,乃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辟建,乾隆、咸丰年间各重修。沿径摩崖石刻无数,并有“古佛洞”、“洗钵池”、“灵官亭”等古迹。山门上有赵朴初老题“弘福寺”、“南无阿弥陀佛”,有董必武题“黔南第一山”。入门两侧有钟鼓楼,铜钟重三千余斤,铸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原在城内大兴寺,1980年移此。主体建筑为三重,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另配藏经楼、毗卢阁等。新建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塔有七级,高15米,奉藏《妙法莲华经》;正对大门是九龙浴石壁,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红楼百尺坐中峰,山外云山几万重”,记得去的时候在下雨,浓浓叠翠意,九曲映佛心。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