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遵义游记

遵义游记

红色遵义

遵义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因为红军长征的起点井冈山和终点延安都去过,剩下一个转折点的遵义,所以总有惦记。
现在去遵义的路很好,沿途是高速,两边的建筑又都是那种旧式样,粉白的墙、青灰蓝灰砖红棕红等色调的屋顶和线条,一看就与众不同。

作为红色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现在遵义和息烽集中营基本连为一线。但如果作为旅游,我觉得其实应该是遵义—赤水—娄山关更好一些,原因之一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长征线路,而且赤水那边还有古镇可以看看;原因之二就是息烽集中营使人比较压抑。

记得学生时代学校请过好几个老红军作报告,其中一个当年事打遵义的主力,那位老人没有太多大道理,讲到遵义,很单纯地说:那个地方小,国民党军队也不算多,所以三下两下很容易就拿下了。这话让我极其吃惊,因为之前一直以为革命转折点的战役怎么着也应该是很激烈的。过了一会儿,那位老红军又接着说:可是在贵州,我们部队牺牲战友不少。我早就和家里人讲,死了以后骨灰要撒一些去贵州的,兄弟们一定会在那里等我——那一刻的感动和震撼至今依旧能回味出来。

遵义会议的旧址在城区,挨着一条很繁华的商业街。所谓旧址就是一幢小楼,不过院子环境很优雅,小池塘、竹林、树木,如果不是游客多,会是个幽静的旧庭院。院子里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建得很不错,遵义会议是重点但又不拘泥于一个遵义会议,一圈看下来可以对长征有很深刻的印象。相形之下,让我联想到武汉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资源也很独特,但有很多地方值得像贵州学习。

旧址不远有当年红军总政治部所在地,也是一个比较幽静的庭院。里面有一个教堂,保存很完整(可见洋教在贵州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据说当时红军用来作为临时医院;还有一个地方是博古住所,很惬意的那种小楼房,不过想必当时住在里面的博古不会太惬意——红军从江西一路打过来,遵义之前又有那么惨烈的湘江战役。即便拿下了遵义,整个红军部队依旧弥漫着难以挥去的迷茫,这一切真是和博古等高层决策者们密切相关。如果去游览,有时间也不妨也去看看——即便红军乃至中国革命的历史在遵义有过重大转折,即便有些人随着遵义会议而彻底淡出,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应该是相对全面的。

再一个地方是红军山,和遵义会议旧址那边隔了一条浅浅的香江河。红军山严格的说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公园,沿着宽敞的两百多台阶慢慢向上,可以看见台阶两边镌刻着红军在湘桂转战的情况。其实整个长征,红军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贵州辗转了62天,直到四渡赤水才算彻底摆脱了长征以来被围追堵截的局面,这两个月在后来的一些军事理论中被称为运动战的典范。这让我想到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现在想来,当年的遵义会议虽然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但他的心情也不会太轻松。

红军山上的纪念碑顶端是金色的镰刀斧头,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碑底四周有四个巨大的红军头像雕塑,极其震撼。纪念碑后有红军坟、邓平墓(红军在这里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官)和红军墙。红军坟头草色青青,但那么小小的一座坟茔,我觉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值得提一下红军墙,十多米长的半圆型红军墙上镌刻着在贵州牺牲的红军姓名、年龄、籍贯,有些没有籍贯和年龄,只刻着所属部队,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从籍贯看,江西、湖南的战士居多。我匆忙地找了找,似乎没有看到湖北籍的名字,但是猜想那些记录不全的牺牲者里应该是有的,于是,又走到红军坟那边,买了香,很庄重地烧。旁边两个游客也过来烧香,告诉说他们来自湖南——有些人,哪怕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是谁;有些历史,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去经历,但却值得深深怀念。

从红军山上下来的时候,我特意站在台阶上向城区的方向拍了几张照片,远远的高楼衬在蓝天下,那是红色遵义的一个普通的、闲暇的下午,没有战火硝烟,没有风云变幻,但这一切的确来之不易!

 

遵义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遵义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