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遵义游记

遵义游记

茶海湄潭

又到遵义出差,利用工作会议的间隙时间,我和老边及公司工程部经理林工一行三人,开车去了一趟遵义湄潭县。

之所以要到湄潭,是因为一个原因 ——茶。

时令清明过后,正是新茶上市季节。绿茶特别是明前绿茶,一定要当年喝,茶的清香清醇方能充分回味,绿茶的茶多酚对人的牙齿保护,口腔卫生,身体益处更好。

 我们是周一(四月十二号)中午吃完饭后下午1:30上路的,那天不时有小雨,天气阴沉。

湄潭县城距离遵义市东北大约75公里。走326国道,路况一般,一路的山路,笼罩在雨雾之中。沿途看到不少的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宣传的都是不外乎湄潭是茶都,茶海之类的话语,以及各种名称的湄潭翠芽,其中不凡有连续20年获得国家金奖的湄潭明前翠芽。

但是途中看到湄潭境内有三、四个水泥场,又是阴雨天,我心中不免嘀咕,不禁说道:这环境产的茶叶能好吗?老边也回应说:一个水泥厂周边方圆十公里的空气都会受到污染。

 贵州一向有: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之说。这一路之行充分印证了这句俗语。

一路的景致倒是非常的不错,山清水秀,不时看到的湄江,江水清澈,水流缓慢。这里还是汉族的居住区域,尽管是在山区,任何自然条件下人类生存的能力还是不容低估的。到处可以看到有什么各种农业示范绿色基地。沿途的农作物有稻田,油菜,玉米和各种果园。由于是山区,果园倒是成片成林,田地的开垦,却是依山就势,随坡就沟,面积不大的梯田。

也许是山林密布,也许是雨量充沛的缘由,大自然的净化能力,非我们的想象。

这里的山民世代居住在这里,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一直开车的林工也说道:就是,这里的民居看上去都是新建不久的。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水泥砖房小楼。老式的房屋已经很少了。

老边也说:是啊!比起我们十多年年前来贵州,明显感到贵州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新世纪的这十年,特别是交通状况的改善,极大的促进了贵州全方位的发展。

看着车窗外的你细雨,我说:今天好像是傣族的泼水节。老边说:估计今年泼不起来水了,云南干旱的那么厉害。我说:西南干旱主要是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地区。西双版纳今年春节我刚去过,整个一个热带雨林地区,那里如果要干旱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真的就不可就要了。老边说:这雨要是下在干旱的地方多好。

 生存和发展,古老的命题。而又需时时敲醒警钟的大问题。

但愿再不要干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定胜天的蠢事。

 一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找茶场,奇怪连一颗茶树也没看到,茶的广告牌倒是一路不断。

到达湄潭县城是下午3:30,我们路上走了正好两个小时候。

在县城里终于看到永兴茶海的指示路牌,距离湄潭县城往凤岗县方向还有28公里。看看时间我们商量决定继续前行,赶到茶场,晚上回到湄潭县城住下。

一路向东北,山峦不断,雨雾笼罩。

林工向往地说:云山雾罩,茶品一定好。

老边肯定地说:好茶出自好山。雾水的多少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看着地图说:这一路倒是没看见有什么水泥厂,估计快看到茶树了。快到大娄山南麓了,再往前过了凤岗县就是黔东北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了。

车子翻过几道山梁,视乎是在山巅之上行驶。突然眼前一亮,起伏的山峦之上,成片的茶树呈现在面前,车行其中,犹如进入茶海世界。用茶海来形容眼前景象一点不为过。漫山遍野都是一米左右高,一米左右宽,一笼笼整齐的茶树构成的绿色海洋,放眼望去,山势之间,高低起伏,波澜壮阔,绵延不绝。

车子开到茶海里面行驶了很久,也望不到头。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我说:估计要过几道山梁才能走出这无际的茶海,我们天黑之前最好赶回到湄潭县城。

老边说:就是,那赶快找间茶坊,去买茶叶吧。

茶海中随处可见隐约其中的茶坊房屋,随意寻找到一间可以停车的茶坊,主人非常热情的把我们迎入。

步入其中,主人就干净利落的把各种等级的新鲜下市明前翠芽,泡好让远道而来的我们品茗。一边观赏着各种杯中翠绿的茶色,一边品茗着这清香甘醇的清茶,一边和主人聊着有关湄潭翠芽的种植历史和采摘的最佳时令,了解其生产制作的工艺程序及过程,以及这些年茶农的收益情况。对中国茶文化知识增长收获颇良。

中国最早的茶树原生种就是生长在云南的高黎贡山。云贵高原一直是中国的茶叶种植和生产的源头,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前由于黔路难行,交通闭塞的原因,贵州茶一直在中国没有什么名气。

由于抗战的爆发,民国政府各种机构一路迁行,西南地区云、贵、川,当时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由于看中湄潭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在湄潭设立中央试验茶场及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期间,湄潭得以传承、推广“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从此产生了“湄潭龙井”、“湄江茶”、“湄江翠片”等著名的名茶品牌。

湄潭翠芽的生产和制作工艺源于龙井,脱胎于龙井的兰馨雀舌(湄潭翠芽)属扁形名优绿茶,干茶外形扁平直滑,色泽绿润。泡在水中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杯中翠叶扁平,根根竖立,碧绿晶莹,品相极好。饮后茶质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爽醇厚。产品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微生素等,水浸出物高,具备高级名优绿茶的优良品质,在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金奖。

据茶坊主人介绍说由于杭州龙井茶名声太大,产量供不应求,因此其实市面上现如今流通的龙井茶很多都是产自于湄潭这里的茶叶流回到杭州,按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

湄潭光永兴茶海这里就有两万亩茶园,属于永兴镇十个生产大队的。每户茶农平均有十亩到二十亩茶园不等。茶农除了自己的茶坊制作茶叶外,还给茶叶集团公司供给新鲜的原茶叶。

最好的翠芽茶叶是清明前采摘的嫩叶制作的,所以叫明前翠芽。各种等级的茶叶每斤从200元到500元都有。清明过后采摘制作的茶叶就是普通绿茶属于老茶了,价钱也回落到200元以下。每亩茶一年收入可以达到万元。

听着主人自豪的介绍,难怪我们在其茶坊的院落看到停着一辆崭新的红色私家车。主人解释说他们家要经常去遵义城的茶叶市场供货,现如今自己开车方便。

经过一番品茗,三人一直认为其中的一种湄潭翠芽喝起来比较清醇顺口,那种茶叶主人开出的价格是每斤380元,和茶坊主人的商谈后我们买了五斤多,每斤350元。比起在遵义和贵阳茶市,这种等级的明前翠芽茶要便宜将近一半的价格。

回程的路上,林工念念不忘我们来时看到的到处都是永兴板鸭店铺的招牌。随意在路边一间板鸭店停下车来,买了一个,30元一只,这里的板鸭不肥不腻,味道十分的浓香。三下五除二,三人就把一只鸭子消灭了。又买了三只带回去,店家还马上用一个如洗衣机大小的抽真空机给我们把板鸭抽真空包装好,方便我们携带,服务如此周全是我们没想到的。

返回到湄潭县城,天色已黒,入住如家连锁酒店,三人房180元。房内条件不错,电视还是平板液晶的。还有电脑可以上网。

在去城里吃晚饭时,看到黑暗中湄潭县城中,湄江边上一个小山之巅有一个状如葫芦的巨大建筑物,经管其顶上有一束激光灯,但还是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只好明天天亮后再来看个究竟。

回到酒店,洗个热水澡。泡上我们白天才买的湄潭明前翠芽,品茗中,就着茶香,看着电视进入梦乡。

遵义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遵义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