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铜仁地区游记

铜仁地区游记

梵净山、江口县、印江县

早上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带着昨天一夜急行军的疲惫和冲锋失败的失落。
赶到江口县车站,买了点早点吃。也许是因为江口和印江属于两个不同的地区?竟然没有直达印江县的车,必须搭乘过路车。
过路车的管理和其他的很不一样,感觉上不太规范,给我们这样人生地不熟的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我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问,有时候是重复地问、不厌其烦地问。对得到的消息也必须进行选择判断。
从江口到印江县路不太好走,很多地方的路沿河开凿,急弯陡坡不断。路上风景基本上不错,但已经看了这么多天了,这些景色对我们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了。美好的东西没有吸引力,但不好的东西却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在离印江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泥厂,锻烧炉冒出的黄色的浓烟使得整个一大片空间都变得昏暗,附近的土地、房屋、树木都沉积上厚厚的灰尘。这应该算是一个污染大户吧,相信也会是这里的纳税大户。
贵州虽然森林覆盖率不低,但其自然环境自净的底子非常薄弱。整个省国土石灰岩占有很大比例,在这种土壤上没法生长密集的树林,山上常见的多是灌木,高大的树并不常见,其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的能力应当远低于其他地方。因此在这种地方,实在不适合发展这种工业。
两县之间的路程较远,长途车在中间停车吃中饭。
下午我们来到了印江县,在车站问了问去遵义的班车情况,然后等车去梵净山。淡季旅游的问题随进伴随着我们。车站有一个规定:对于去梵净山的车,如果车上乘客超过6个人,则按公示价格售票,如果车上乘客不足6人,则按6人的钱收。整个车上去山上的就我们两个人,其他的人到山下的一个小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上山,必须另加4个从山下小村子到山门的票。

这个说明被光明正大地张贴在车厢内,说明这是被当地政府认为是合理的规定。我们没法认同这种做法,但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

汽车从印江县出来,往江口县方向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来时看到的污染大户和当地人向石山要土地的精神。这里的梯田有很多是新开发出来的,其实应该称之为梯地。在我的印象里,所谓的田是指水田,而地是指旱地。水田因为要灌水,所以要求田的表面是平的,这样在灌满水的时候就不会深浅不一,而旱地则不需要这样。但这里的山上几乎都没有泥土,为了防止下雨的时候泥土被雨水冲走,需要在地的外围围一个可以拦住泥土的埂,并保持地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路上有很多梯地还没有完工。有的刚刚开始砌埂,有的砌完地埂但还没有填土。从这些处于不同状态的梯地可以大致看出当地人民在开发梯地时的基本流程。唯一困难的还是泥土,泥土是宝贵的,对于老百姓来说泥土代表着生存的可能性。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崇拜着泥土。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落难之时,对农夫扔过来一块泥土,仍然是顶礼膜拜,最后他得到了晋国的江山,开创了称霸中原的局面,北京的地坛其实也是一个祭祀土地的地方。这种对土地的关注是和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的。

离梵净山大门还有十多公里,车上的人就已经下光了。我们不能在这里停止,只能依照这里的狗屁规定多付四个人的车钱,让车继续往山上走。上山的盘山公路非常险,好多地方路的一边就是悬崖绝壁,车经过的时候,人都会不自觉地将身体向靠里的方向移动一下,以求得自己心理的安慰。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也许也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山上的雾气越来越大。

到了大门口,即所谓的护国寺,气温仿佛突然间下降了不少,已经有了一丝丝的寒意。我们拿出两本通票,请检票员过目。检查员好像没见过这种票,他只好又打电话找另外一个工作人员,结果大家都不认识。我们把通票翻到梵净山的那一页给他们看,他们也没再说什么,就说通票不包括上棉絮岭的车票。我们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两张车票上了电瓶车,驾驶室里只能再坐一个人,外面气温很低,再加上车开起来后的风,坐在后面一定会冷,所以让老婆坐进驾驶室里,把包也都放了进去,我一个人坐在后面。后面的座位完全没有挡风的东西,车开起来后非常的冷,而且上山的路呈大“S”型,也没法拍照片,路上很多盛开的杜鹃花非常好看。

在车还没到顶的时候,雾气就已经把山完全笼罩起来了,能见度很低,除了路边的一些东西外,其他的地方都看不见。

下午5点钟,我们终于抵达棉絮岭接待站,这里是后山登山的起点。如果在玉屏不耽误的话,这时我们应当早就下山了。

为了赶时间,我们想继续往上爬,在山顶住宿。天色已经昏暗起来了,没走几步路就遇上几个抬滑杆的当地人,他们问我们坐不坐滑杆,我们也顺便问他们前面的情况。当他们得知我们的想法时,极力建议我们返回棉絮岭,说今天天气不好不太安全,而且在山顶住宿非常贵。他们怕我们误会,说明天坐不坐滑杆都不要紧,但一定要相信他们说的话。

本来我们心里也有些打鼓,首先是我们的准备很不充分,食物什么的不够,而且这种天气天黑的会很快,也许还远没到下一站天就黑了,路上也没有路灯,我们也没携带应急灯。回到棉絮岭是最为保险的做法。于是我们原路返回了。

在棉絮接待站我们遇上了在玉屏认识的离休军人旅行团。老爷子精神还是那么好,问我们是下山还是上山。我心里很有些不爽,简单地答了句话就跟着服务员去看房间了。

服务员在二楼给找了间有四个铺位的房间,说只收两个人铺位的钱。我说不能再安排人来了哦,服务员说不会啦,今天晚上就你们俩住店。

安顿了下来,时间还有点早,我们就去来的路边看杜鹃花。家乡也有很多杜鹃花,每年清明前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整个山都装扮的非常好看,同时野生草莓、竹笋、蕨菜等也陆续出来,口福、眼福一个都不少。但家乡的杜鹃多是比较矮小的灌木,而这里的很高大,有的简直有乔木的意思。

到了晚饭时间,我们到楼下找服务员,简单地点了两个菜,她们给装了一小木桶米饭。桌子也很有意思,桌子的中间下面是火炉,上面可以放水壶,人围着桌子吃饭同时还能烤火。趁吃饭的时候肯她们聊了几句,她们说今天晚上加上我们俩总共就四个人,其他的人都下山采购去了。还说前几天雷电把变压器给打坏了,现在用的电是旁边移动基站里的柴油发电机发出来的,今天晚上十点钟还得去关机。

我们跟她们说了我们的计划,我们准备明天早上5点钟起床,6点钟出发,问她们早上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服务员说那也太早了啊,平时都是8点钟起床的。我们说要不行的话就给我们准备一壶开水,我们再买点方便面明天早上泡着吃。服务员说还是她起来做吧。

山上气温低,而且湿气重,很多床上都铺了电热毯。服务员说晚上要停电,让我们提前把电热毯插上电。

这里除了热水器外,其他的东西都离不开电,所以我们得尽快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热水器虽然是烧燃气的,但水是靠电送上来的,所以澡也得早点去洗。天气实在太冷,而且卫生间和房间之间的走廊是直接对着室外的,所以只能简单敷衍地洗一下完事算了。

9点钟左右,也许还不到9点种,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再也没有什么可做的,虽然很不习惯,但也只好上床睡觉,等待明天的到来。

 

铜仁地区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铜仁地区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