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都江堰游记
都江堰游记
在蓉城和历史约会
踏入成都,从街道的名称就可以感受到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的积淀;在古迹和遗产中流连,更像是和历史在约会。

步入杜甫草堂,只见竹丛掩映,流水潺潺,显得幽深而静谧。“安史之乱”时期来到成都的杜甫,就在浣花溪畔搭建茅屋,居住四年之久。唐代许多诗人,象李白、王勃、岑参、李商隐都曾在成都留下足迹,唯有杜甫印迹最深。
杜甫的草堂早已经被历史湮没了,留下的只是这座“少陵草堂”碑亭。伫立在碑亭前,耳边仿佛响起了“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吟诵声。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杜甫的诗句在脑海里回旋,久久不肯散去。

我祖籍河北、长在山西,自然和河北的刘备、张飞、赵云,乃至山西的关羽都有割舍不掉的乡党之谊,这武侯祠是非去不可的。
说是武侯祠,实际是刘备和诸葛亮这对蜀汉君臣的合祀祠,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都说中国封建制度等级森严,这倒是个不折不扣的例外。而且,这里供奉着蜀国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自不待言,而文以凤雏庞统为首、武以常山子龙领班,共有28尊之多排列两厢,真是绝无仅有的了。武侯祠的旁边是刘备的惠陵即“昭烈帝之陵”,这也是个例外。
作为三国时期蜀的都城,自然留下了许多历史的遗迹。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有座衣冠庙立交桥,这衣冠庙便是祭祀关羽的庙宇;相邻的是洗面桥街,据说是刘备祭祀关羽下马洗面的地方。自然,庙和桥早已荡然无存,留给我们的就是无尽的遐想了。

都江堰,这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有谁能想到,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呢?漫步在百丈堤上,徘徊在安澜索桥面,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听着不绝于耳的涛声,我被李冰父子的聪明才智深深地打动着。亏他们能想得出来,修筑鱼嘴,把岷江分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灌溉。从此,成都平原摆脱水患,沃野千里稻黍飘香,终成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这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金沙遗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
遗迹馆,保存着原始的探方,游客循着步道可以下到探方底部,近距离观察商周时期的遗址。博物馆,即是出土文物的陈列。我疑惑那黄金面具的特殊造型,它与三星堆文物相似,这是中原文化的衍生么?那与殷墟出土大相径庭的青铜器,可是外星人的杰作?玉器种类繁多,精美异常。我惊叹那玉琮的极致,你根本就想象不出那圆的孔、方的形究竟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据说,连考古工作者、科学家也一筹莫展,说不出个所以然。
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选用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它原本是古蜀先民崇拜太阳的产物。
金沙遗址博物馆堪与世界级博物馆媲美。设计之大气,品味之高雅,堪称世界一流。反观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号称“设计之都”倒像个小脚女人了。
说起成都的历史,那真的远了去了。据记载,公元前311年秦人在此修城筑垣,一直就没挪窝,都2300多年了。

成都名称的由来,是借用了西周建都的历史。“十六国”时期,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府河河畔,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又说“三年成都”,没有考证)之意,为成都,沿袭至今。
成都有个别称,叫“锦官城”。那是因为汉代织锦业异常发达,蜀绣独树一帜。因此,专设锦官管理,故有此称。
成都还有一个美称,“芙蓉城”。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成都,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