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震后掠影
7月11日,单位组织我们到都江堰,虽然来去匆匆,但也让我们对地震后的都江堰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原以为地震后的都江堰可能很多地方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废墟,但进入都江堰市,看到街道两旁高楼林立,第一感觉是都江堰的灾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可仔细再一看,却发现绝大部分楼房都是空的,里面几乎无人居住,原来这些楼房几乎都是危房。在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楼房墙体上明显的裂痕,有的甚至扭曲变形或者剥落垮塌。

街道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救灾帐篷,居民们大概很多都生活在里面吧。许多行政单位在楼下的帐篷里办公,银行、通讯等服务部门也设了不少帐篷服务点,帐篷商店、帐篷超市也随处可见,还可以看到不少大型机械和部队和医疗机构的救灾抢险车。但有一点可能是很多地方都不及的:虽然满街的帐篷,但都江堰市的卫生却是非常的干净。

来到都江堰景区,游人倒是不少,但还没有开始收门票。走进景区大门,游道两边的橱窗里陈列着一些照片,向游人展示地震前后景区景点的面貌:面目全非。正对大门的伏龙观,大概被震垮了,正在修缮。


景区里的道路还没有畅通,我们折出大门,坐电瓶车绕道来到鱼嘴分水堤。鱼嘴观景台上,有一条很长的裂痕,工人们正在抢修。鱼嘴分水堤是一座有相当历史和科技含量的水利建筑,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在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成都平原的灌溉。


这座连通内江、外江、鱼嘴分水堤和岷江南北两岸的夫妻桥现在也不准通行。由于夫妻桥无法通行,我们只能站在鱼嘴分水堤上远眺对面的二王庙,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看到地震对二王庙的破坏。

我们还看到湔山(湔:jiān,玉垒山)上有明显的山体滑坡,但位于湔山(玉垒山)虎头岩的宝瓶口这个内江进水的咽喉却还没有被破坏。

吃午饭的时候,服务员说,地震后,伙食标准没有震前高,即是说同样的钱没有震前吃的好,我想这点大家都能理解。吃过午饭,我们去看受灾较重的几个地方。来到新建小学,这里还实行交通管制,街口和学校门口都有警察和特警执勤,特警是太原特警。虽然不能进学校,但我们可以看到学校临街的铺面确实比相邻的铺面破损的厉害些,在门口还可以看到里面的一片废墟,可能就是垮塌的教学楼吧。
来到聚源镇中学,遇到的情况也是也一样的,太原特警在执勤,不让到学校去。正好看到一群放学的孩子,一问,他们是在临时的活动板房里上课,他们本来应该是放暑假的,可能是在补课吧。下面这张照片是在聚源镇中学附近拍的,一个临街店面。

后来,我们还到了幸福小区的B区,这是一个安置受灾群众的板房聚集区,每个板房面积不大,非常简陋。里面只摆了两三张板床,可能供一家人睡觉吧,其他就没什么多余的家具了。由于工作人员不让我们进去深入了解,只能在门口简单看了看。

现在抗震救灾已经进入重建阶段,但我想,象都江堰市这样的灾区,重建恐怕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因为这些楼房大都不是修修补补就能了事的,恐怕大都得拆了重新规划、重新建设,别的不说,单是拆除恐怕就是一项费时费事的巨大工程。
对此,我们只能祝福:祝灾区人民平安!但愿你们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