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都江堰游记

都江堰游记

梦回九寨-10月12-都江堰

   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离开阿坝。这回我们又要一路追随岷江,回到成都平原了。在经历了前几天的颠簸与震撼,此时确实是有一点身心疲惫了。回程时再看一眼这崇山峻岭、深谷激流,感到并不似来时那般陌生了。车在前面提到过的捷径桥附近压了近半个小时。原因是前面发生了车祸,当我们的车缓缓地经过事故现场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朝车窗外望了一眼,嗯~~~很吓人。其实这一路上我们已经碰上了四起车祸了,只是不想影响博友们的心情,我押着没表罢了。这里再一次强烈建议大家飞进来,飞出去,安全第一呀!!
 
    很快一上午的路就走完了,我们又回到了都江堰的辖区里了。中午在都江堰边儿上的一个小馆子吃的饭,至此才吃上了一顿比较可口的饭菜。说实菜,川菜本来就不难吃嘛,只可惜阿坝州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呀……
 
    吃饱了饭,我们稍稍休息了一下就返回我们那可爱的旅游大巴上了。此时导游向我们说明了一下下午的安排。本来合同上都江堰这一项写得是费用自理,因此车上的乘客有权利选择去或是不去。我们举手表决了一下,同意去的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因此,进入都江堰市区后,旅游大巴径直开往都江堰风景区。都江堰门票90元,学生证?我们车上的人够组个小团了,因此有一个导游陪同。
 
    关于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在这里就不需过多介绍了,只是在游览完整个景区之后,不得不佩服李冰的聪明才智。前面提到了一个地名:川主寺镇。这里所说的川主即四川的主人,就是这位近乎神人一般的李冰啦。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伟大功绩,造就了一个富饶的天府之国。我怎么好像在写历史教材一样呀。^_^
 
    闲话少说啦,从入口进入后,一路向下,参观都江堰的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讲述了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过程及在当时的生产力下产生出的奇妙的建造方法。陪同的导游讲得比较细,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紧跟着导游一定会收获不小的。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就来到了二王庙。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公元494年塑李冰石像一尊。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被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游览完二王庙,导游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茶室,不用多说了,又是茶道表演,坐下来品品茶,反正也渴了。^_^那道玫瑰花茶还真的是很香,不过我怀疑是人工香精在作祟。品完茶后,我们沿着石阶一路向下,来到了岷江江边。导游对我们说,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就是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的一支--蜀道。这条路大概不到三米宽,真是很难想象得出这里曾经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啊?眼前的岷江正是这么多天以来一直陪伴着我们的那个伙伴,这是第一次离她这么近。临近我们的这条是内江,流向成都平原;而我们对面大坝的外面就是外江,直接汇入长江。连接茶马古道和大坝的就是我们前方不远处的安澜桥又称“夫妻桥”,因此桥曾被毁于抗战期间,一对爱国夫妻出资将她修复,故有此别名。从照片上不难看出桥是铁索上铺着木板,走在上面需要几分胆量,反正妈妈走过来后直说恶心了。哈哈,过了桥,大家纷纷在桥头处刻着“都江堰”三个大红字的大石头前合影留念。导游偏不让,说是前面有更好的取景处,我感觉事有蹊跷,但也没想出一二三来。

   到了大坝的最前端,就看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的第一项:鱼嘴。浩浩荡荡的岷江水在鱼嘴处被一分为二,流向成都平原进行农业灌溉的被称作内江,汇入长江的部分被称为外江。鱼嘴造形因酷似鲤鱼的嘴而得名。此时,导游劝大家都去鱼嘴处的石碑前合影,嗯?这是为什么泥,还是想不明白。鱼嘴是大坝的最前端,我们的下一个游览景点位于大坝最末端的飞沙堰和宝瓶口。我们并不知这段路大概是多远,所以,在导游提出让我们乘观光游览电瓶车的时候,我们还很高兴呢,因为已经走了不短的路了。车票是15元/位,但是大概也就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到目的地了。啊~~~太不值啦!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体力允许的话,就从坝首走坝尾吧。

鱼嘴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这段介绍词过后,大家是不是要再次向李冰敬个礼呀,太厉害啦。
飞沙堰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听到这里,全团的人都已经想回二王庙给李冰上柱香了,真乃神人也。这座山是花岗岩体,相当坚硬,一般的斧凿,单凭人力是很难完成的。当时没有挖掘机,战国的时候火药还没有发明出来,大家猜猜他是用什么方法来开山的呢?其实很简单,热用胀冷缩法。将篝火架在岩体上烤上几天几夜,使岩体温度上升,岷江的源头本来就是雪山之水,因此水温比较低,当冰冷的江水遇到炽热的岩体时,就会使岩体自动崩裂。靠着这样的方法,这座山整整开了七年,才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宝瓶口,右边的“离堆”
 
    大坝上的景点基本上就这些了,我们开始往景区的出口处移动了。此时,导游突然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说是美国柯达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在都江堰景区有一个扑捉游人旅游瞬间的项目,说直白点就是你在看风景的时候有人偷拍你,然后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洗出来配以漂亮的包装,兜售给游客们。导游说提前跟我们说一声是要给我们一个知情权,但我认为,照都已经照了。这知情权是不是也太晚了点儿。果不然,到了大门口的位置,一个地方被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转住。照片是按着带队导游的顺序放好了的,所以,我们的照片都由我们的导游来发。很奇怪,居然没有我跟妈妈的。(难道是嫌这母女俩上镜不漂亮?)后来看了团友的才发现,原来这取景的地方是固定的,就是在之前提到过的鱼嘴处的合影石碑前面。这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刚过安澜索桥的时候导游为什么极力反对我们在哪儿留影了,原来是想让大家都掉到他们事先编好的那个套里,这种做法实在是不能苟同呀。不管怎么说,都江堰还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看看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全当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啦。
通往出口的路上,一棵古银杏,一千二百岁了。
 
    都江堰的导游把我们送到大门口,我们的带队导游在那里接我们,重新回到这几天像家一样的旅游大巴。这回可是最后一程了,从都江堰返回成都。车上的人少了一些了,因为不同意去都江堰的人已经被导游安排回成都了,剩下的人几乎都是大连人了。这时我们对这几天一直只顾开车,却从不作声的司机产生了兴趣。他很瘦,脸很白,一身运动,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刚开始我们还比较担心,但经历了这几天的盘山夺命路之后,我们对这位“小”司机简直是既佩服,又感激。佩服是因为在路况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他开得车都跟飞似的,我们几乎每到一处停车点时,都得那大管子往车上浇水,每当这时,轮胎和车身上就会冒出浓浓的白气,可见车体的温度有多高。感激的是,我们这一路下来平平安安,都是我们这们司机的功劳。带队导游让我们猜司机的年龄,大家一致认为也就二十出头。导游诡异地冲着司机笑了一下,趁司机下车去检修的功夫,他说:司机今年三十出头啦……我的老天呀,男人真的是看不出实际年龄的动物呀!导游说,在九寨这条线上的司机基本都是十年以上的驾龄,他们在最忙的时候一个星期要进三次沟,三次呀!这活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想想那“之”字型的盘山路,想想悬崖峭壁,想想一碰上水就冒白气儿的轮胎,这可是在用生命赚钱哪……再次向安全行驶的司机大哥致敬!
 
    车在我们第一晚住宿的酒店门口停下了,这一次下车就代表我们旅行的结束啦。向辛苦的司机和同样辛苦的蔡导道了谢,也就此道别……
 
   明天,一大早就要飞回大连了。夜色下的成都很迷人,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火锅味儿,让我这个火锅狂人都不想走了。这回来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地逛逛成都,不过这样也好,我更加期待下次与她的约会了,杜甫草堂、武候祠、文殊院、府南河、锦里的各色小吃、还有太平洋里的美女导。^-^
 
    对于九寨,我会说:我一定要再去。这次只是看,下次我要用心去感受,如果可以的话,真的想在那里度过余生……

都江堰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都江堰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