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云南----最后一站:回家途中逛会泽
在腾冲等车的时候乘公汽去城内转了一圈,城市建筑很有特色,时间有限,连温泉都没去泡泡。。。。。。。


第二天早上到了昆明,开上车直奔会泽。一路山川锦绣,风景迤逦

昆明---(57.6公里,两小时)--杨林镇---(上高速187公里,四个小时)--会泽(245公里,六个小时)
“会泽地处滇东高原与黔西高原结合部,位于乌蒙山系主峰地段,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境内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相对高差3322.3米。”----摘自百度
地形属山地,高速路都在山间盘旋。在嵩待高速路段的山岩上还有很醒目的石刻:修了高速路,嵩待天堑变通途。可见那段山路有多险要。在导航仪上显示出的高速旁边的普通道路,就如麻花样。还有快出云南有个地方叫豆沙关,看两边的山形,陡峭,深谷,曾试着下了高速去看看路况怎样,没想到那路不是一般的难走,没走两公里就返回重上高速,不然我两天都到不了家。以后找个时间不走高速,去体验下天堑之路。

“会泽县名为雍正五年 (1727 年 ) 东川知府黄士杰所命。会泽一词,含义丰富,有三种说法。一说,东川知府义宁认为,会、惠相通,为惠泽于民之意。一说,是因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数水交汇而得名,词意本身就有汇集百川,泽润天下之意。“治滇有善政、护国立奇功”的近代名人唐继尧创立的云南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就以“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作为校训沿用至今。一说,是因会泽的地理位置位于“会川都督府以东(东川),府治临泽”得名。会泽秦汉时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会泽风光旖旎、景色别致,民间自古将这些景致概括为“会泽十景”:“翠屏春晓:会泽古城东南一里,翠屏山层蛮叠嶂,林木葱郁,冬春积雪,四时苍翠,每年县城的第一缕春意从这里开始;饮虹云阵:在城西三里,饮虹岭山下有龙泉,潭水流入义通河,潭中水气在太阳的折射下,形成了梦幻之景,宛如一道彩虹降临人间;蔓海秋成:在义通河以下,蔓海已成桑田,每年秋天稻子成熟时,金钟坝子呈现一片丰收景象,麦浪层层,薄雾淡淡,变幻无常;青龙残雪:古城北十里,奇石林立,土石相半,宛如龙鳞,酷似青龙;金钟夕照:古城西南一里,翠屏山西麓,楼阁隐见,夕阳西沉,树木、庙宇形成金钟夕阳之景。除此之外,还有龙潭夜月、石鼓樵歌、龙募桃花、水城渔笛、温泉柳浪景色。”--------摘自百度
只是路过会泽,在城内转了转,那“会泽十景”一处都没见到。
老街上下三条街,其间还有纵横交错无数小巷,正街都给改成商业街了,有些老房子的屋顶还有原貌,呈流线型的半圆弧,但一楼都给改造成了店铺,没得看相,倒是一些小偏巷的土墙还保存完好,土墙外停放着小轿车,土墙内是深深庭院。


会泽县城的街道很宽敞,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字路口的小铜钱和广场的巨大铜钱雕塑,这是会泽的标志性雕塑。
“会泽曾因铜矿的开采冶炼铸币而鼎盛一时。东汉时期,会泽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闻名遐迩,铜洗的铭文和图案,为滇中最早使用汉文字的实物,是研究中原汉文化对云南影响的实物。 到了明朝,会泽的铜、铅进入了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时期,现存的一枚直径57.8厘米,重41.4公斤,铸有“嘉靖通宝”的开炉纪念币,不论从直径和质量上,都堪称世界古金属钱币之最。”-----摘自百度

归心似箭,第二天一早就驱车直奔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