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楚雄游记

楚雄游记

云南古镇--黑井印象

很多人都说,云南的黑井古镇是个应该去的好地方,于是周末驱车而去。

黑井古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境内,路线是:顺昆楚高速前行到楚雄的连汪坝下,交过路费55元,经过“饱满”-“苍岭”-“广通”-“妥安”至黑井古镇,这是最近的一条路,单边行程有198公里。小狮子才驶过了妥安,还未到黑井呢,就看到了山脚下,江边上那美丽的田园……

绕过那弯弯曲曲的公路,就看见了黑井古镇的寨门,它是用红沙石垒成古朴的样子,

这寨门当然是后来修建的,这里的地质特点满山都是红沙石。

要进这道寨门得买门票,RMB30元。购买了门票,售票小姐告诉我们就这门票含了导游费在里边,进去后就可以去一个叫做“知客堂”的地方找导游。

寨门旁边的铁道就是著名的成昆铁路,黑井站是经过的列车必停的一个车站,因此说游古镇还有一条路线就是乘火车。

铁道上方的山顶上有古塔,象征着这个镇子的悠久历史。

这可是个古建筑,建于前清,也是红沙石砌成,经年代的风雨,已经斑驳不堪,据说是为76名古镇上贞烈女子竖的,我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有点沉重又有点陈旧的气息。

过了牌坊,跨过了龙川江上的“五马桥”,据说古时这桥上可以五匹马并行。

出门在外吃、住都不能委屈了自己,我们住进了“武家大院”的上房,这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庄院。进入大院前要穿过一条深巷子。

武家是当时镇上雄霸一方的大矿主,现在都叫“矿老板”了。解放初期,武家大地主被镇压了,房子也空了许久,后来建设成昆铁路时,这里驻过很多工程兵战士,据说房子拆除了不少,当年部队磨豆浆留下许多磨盘。

武家大院虽不能跟山西的乔家大院或是建水的朱家花园相比,但在这第个小镇子里,也是最大的大院了。房子大,房价也不低,这间二零一号标间RMB180元,还不讲价。

进到房中,闻到一股年代久远的陈年朽木味,可能还有点潮湿。服务员说是24小时有热水,实则要到晚上才有。

 

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中午12点,出发前在昆明的“河边牛菜馆”吃过大碗牛肉面,经过这一路颠簸,早已是腹中空空,于是将旅行袋往房间里一放,草草洗了把脸,就往那小街上去找吃的。

不长的小街很窄,地面全是红沙石板铺就,两边的房屋大多是两层的老式建筑,古朴自然,这所房子是穆斯林风格的。

卖土特产或旅游品的小店不算多,小吃店和餐馆还有几家旅店占据了大部分街面,若干条小巷子连接着正街通向小镇的深处。

我们在“武家饭店”坐下来吃饭,这也许是有一种住了武家大院的先入为主的感觉吧,其实这武家饭店也许跟那大院并无任何关系,只是沿用了那名罢了,倘若真是这样,那么这地方还真的民风纯朴!

大家开店赚钱,相安无事,也不在乎这名称是否有侵权之嫌,想起自己居住的大城市里的种种丑行,不禁喟然……

进到小餐馆,卫生条件也还可以。里面已经坐了三、四桌人,看起来都是昆明来的。赶忙让老板娘快做了几样本地的风味小菜,如“炒石榴花”、“烤肤”、“盐焖鸡”、“灰豆腐”、“茉莉花炒鸡蛋” 、“猪干巴”、“青椒炒笋片”等,烧个野菜汤,再打个大碗米饭。饭菜一上桌,顷刻即尽,可见肚子真的饿了。结账下来,45元,不贵!

逛到小街上,被五颜六色的土特产所吸引,有小灶酒、梨醋、小锅盐、石榴花干品、辣椒干等等。

看见了下面这串草鞋,我想到了三国时的刘备刘大哥早年就是自产自销这个玩意儿的。

天快黑的时候,这里有“走街”的民俗表演。表演者身着鲜艳的彝族服装,弹奏着木琴,从小街上走过。

第二天一早,沿着石径,我们来到了小镇的街口处,只见一块木匾高悬于门庭之上,匾上刻着三个大字,果然是:“知客堂”,我觉得比看到那“迎宾室”有味多了。

进到里面,几位身着仿古服装的导游已经在笑盈盈地等着我们,也让我眼前一亮。带我们的是一位个子瘦小的男导游,操着一口带有本地噪音的普通话,不过也挺好听的,特别明显的是他把“盐”说成了“烟”。

然后,我们随导游去了古镇的五马桥、文庙、武家大院、诸天寺,大龙寺。

飞来寺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在爬山的途中,回首俯瞰古镇的全景。

总的感觉都是一切都是重新修建的,古物遗留尚少,遗憾。

然而,走过的山路上漫山遍野野花绿草,一片葱茏,让人心旷神怡。

古镇的特产不少,历史上其中最有名的特产就是盐,据介绍,黑井的盐,特点是渗透性极强,因此大多用来制作浴盐。黑井盐是锅盐,用小铁锅煎熬而成,因此得名“小锅盐”。

煎熬后的盐块也就保持着铁锅的样子,还带一层黑黑的锅巴。

据说这层黑黑的锅巴有治疗咽喉肿痛的功效,盐锅巴的另一用途是用来做“泡脚的浴盐”,据说用它洗过的脚舒、爽、对汗脚和脚气也有相当的药效呢。

此外,黑井还盛产石榴,石榴花干品和鲜品都是本地的美味小菜之一,还有著名的金丝小枣、小灶酒、小锅盐、山梨醋、黄牛干巴、黑井腊肉、及盐焖系列菜肴等等。

古镇的传说不少,名称就更神了。相传一位放牛娃偶然发现一头黑牛长得特别肥壮,而且经常神秘地去一个地方,他就跟在后面看,发现那黑牛进了一个小山洞,并且去舔食洞壁上渗出来的水,出于好奇,他也尝了一尝,发现水是咸的。于是人们就蜂拥而至,开采起盐矿来。这个山洞也被人们称为“黑牛盐井”(下图),后来传来传去,不知怎么,这地方也就简称为黑井了。

黑井的盐矿开采起源于(宋)大理国时代,鼎盛时期是明清,衰落于民国晚期。

这里的盐因其品质俱佳,曾长期为贡盐上缴朝廷,道光帝的御笔题匾留存至今。

盐业兴盛之时,商贾云集,车马水龙,云南各州府县乃至全国都有黑井的商号。为利之所趋,还有不少人挺而走险贩运私盐而掉了脑袋。盐业兴旺,也成就了几家大矿主,我们住的武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虽然过去了千年,时代的更替,战乱或是天灾或是人祸,今天和过去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盐矿不再产盐,盐场,成为游客参观的景点,历史,成为了游客们抚今怀古的谈资,居民也并不全是盐民的后代,另一种旅游商业正慢慢渗入这古老的镇子。

我们就要离开黑井了,再次走过五马桥时,回头张望那沿龙川江而建的黑井镇,那一溜的低矮明清式街镇、房子,狭窄的街道,古老的石径,古风犹存。

世间纵有万变,也有唯一不变的,这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尢如那龙川江水,永远不断,汨汨长流。

 

楚雄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楚雄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