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丽江游记

丽江游记

丽江印象之丽江魂

我喜欢晨晓时的古城。

清晨六点多,漫步在古城那澄澄亮的石路上,听着脚下清脆的踏步声,顺着晶莹剔透的潺潺流水,时而穿过庭院,沿着高檐和赤红的老墙,一路流淌。这时的古城只有偶尔的路人和早起的当地人,没有了商业的喧嚣,一条条曲折的古巷,还没有一米阳光,只有晨曦照在石桥上的丝丝萌动,让你满脑的都是肃静和臆想。

早先的背包客和理想主义们所创造的近乎“乌托邦式”的古城生活,只有在这时才能略窥一二,白天的古城,也依然摆脱不了都市化的进程和市井的喧嚣,快餐式的酒吧和越来越多的游园式的景观塑造,正默默地冲淡了前行者们心中的理想,古城的文化底蕴太深,以至于遮掩在喧闹的商业活动中。
金钥匙是纳西族的吉祥物,相传天地混沌未开之时,纳西族的人类祖先崇忍利恩从天神孜劳阿普那里求得了金钥匙,开启了天地之门,诞生了今天这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同时,崇仁利恩娶了天神的女儿,生了三个儿子,但这三个儿子都不会说话,在听从了天神祭天的建议后,三个儿子分别用纳西语、藏语和白族语说出了“马吃蔓草了”,他们分别成为了纳西族、藏族和白族的祖先。为此,祭天就成为纳西族重要的宗教活动。






纳西族信奉东巴教,东巴教产生于纳西族的远古社会,属于原始多神教。东巴在纳西语中是智者的意思,是对东巴教经师或祭司的专称,东巴大都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体。东巴教的宗教活动几乎涵盖了纳西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天、祭风、祭祖,到婚丧嫁娶、命名、超度、卜算以及治病等等。东巴经体现了纳西族对历史的思考,记录了纳西族的生生息息。
水是古城的灵魂,也是纳西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充分体现,在纳西族的《东巴经创世纪》中,“最初由天地交合,从上产生了好的声音,从下产生了好的气息。声和气相交合,产生了三滴白色的露水,露水滴进大海之中,使黄色的海变成美丽漂亮的海,而人类则是从这个美丽的大海中变幻出来的。”
三叠水是丽江水系的源泉,汇聚了雪山的精华,抚育了古城的玉河,这才使得古城的精髓得以世代相传。不仅如此,纳西族还有祭自然神

署的宗教传统。 相传署是人类同父异母的兄弟,署掌管自然,但是在分家时署分了较多的土地和山林,由于人类砍伐过度,滥杀动物,导

致无法生存,而署又痛恨人类毁坏自然的行径。在天神的协调和神雕的帮助下,最后双方定下契约,人类以不过度破坏自然和祭祀署为条件,获得了生存的土地。
青蛙是纳西族的图腾,青蛙水陆两栖,繁衍能力很强,因此在东巴教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巴格图是纳西族的八卦,便是以一只青蛙形体构画而成。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腹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并配以阴阳五行和十二地支 (十二兽图)。
东巴文字是世界记忆遗产,也是世界上唯一现在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1920年,美籍奥地利人洛克来到丽江,这一来就是27年,在当地东巴的帮助下,洛克翻译了这种活着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东巴的象形文字有收录的有2120多个,用它撰写的东巴经典有1000多种,是纳西族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纳西族历代土司鼓励读书,在木氏土司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西南。木府位于古城西南角,紫气东来,整个建筑群体坐西朝东,外面不远的木牌坊上有四个大字“天雨流芳”,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加上四方街树立的登科牌楼,由此可见纳西族文化对学问的推崇。


从四方街到大水车的石路,是古城的“长安街”,路边有一个和志刚的书法室,和志刚是今天纳西族人自强不息的代表,也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虽然没有双臂,但用嘴写书法获得的成就不仅创造了一个残疾人的奇迹,更反映了纳西文化那股世代传承、永不熄灭的坚强脊梁。


夜晚的丽江,如果你想远离酒吧的喧嚣,去探寻那传承不息的民族文化,你可以在丽水金沙欣赏民族表演,虽然有些淡;你也可以去欣赏纳西古乐,或在火塘体会那乐曲下显现的静谧。这里有张艺谋的丽江印象,也有纳西族人周芳锲而不舍的纳西东巴史诗音乐歌舞剧“鲁般鲁饶”。
当古城的红灯笼亮起来的时候,不管你身在何处,你是否会想到,是我们发现了丽江,还是丽江让我们找回了自己?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