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拉萨游记

拉萨游记

远征新青藏之旅日记--红柳滩

【西藏与新疆的分水岭——界山大坂】
冰冷的地板让人无法再眷恋那个被窝,尽管天气寒冷我们还是早早就爬了起来,发现小张和小彭早已收拾好行李,可能是冷的睡不着了。原来他们跑到车上取暖去了。
7:50我们离开了松西,离开前小羊羔该如何处理?周总很想把它带回乌鲁木齐,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人是有感情的,毕竟那是他拯救的一条生命。但我们还是劝他把羊羔送给老乡,因为还有几天的行程,带着它路上有诸多的不便,起码吃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们在车上等候着,看着他和鞠大姐将羊羔亲手送给了当地的老乡,转身上车,我们启程了。据说因此老乡免了我们夜晚租房的费用。
走了没有多远,我们就到了西藏与新疆的分水岭——界山大坂。一个黑色大理石石碑矗立在公路右侧,上面刻着两行血红的大字“区界碑 海拔6700米 ”,两行小字“武警交通八支队 二零零五年七月一日”,庄严的国徽凸显在大字上。这就是被称为全藏公路海拔最高的界山大坂。过了大坂山口就进入了新疆和田地区。

过去的资料一直都描述界山大坂海拔为6700米,石碑上也确实刻着海拔6700米。其实它的实际高度并没有这么可怕,据说此高度是“放卫星”年代放出来的,也就一直这么延续下去;也有说此高度是当年英国考察探险队当时在这里测量时搞错了,多写了1200米。一些旅游者曾多次进行测量,认为事实上它的真实高度不应超过5300米。因为我们是从阿里经此到新疆,这个高度对我们来说已经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停下车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前留了影。
【在死人沟吃早餐】
离开了界山大坂,我们开始踏上新疆的疆土。新藏公路依然在无边无际荒芜的戈壁滩上绵延着。一路上是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地是白的、远处的山是白的、天上云彩的形状也呈白条状,好像山在云中飘,我们也在云中飘,戈壁滩不再单调,给我们又一次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9:30我们来到泉水沟,它还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死人沟。此得名我看到两个版本。版本一:听说50年前,解放军的一支进藏先遣部队从新疆进藏来到这里是,因高原反应而全军覆没,得名“死人沟”。版本二:据说当年中印边界战争时,双方在此的损失都很大,而且大部分的减员都是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所致,故才有这个让旅行者望而却步的名称。但不管是那个版本,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事实,这里高海拔,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打算走新藏线的驴友,奉劝最好从西藏到新疆,而不是相反。因为短时间内从低海拔上到高海拔地区,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

泉水沟坐落在一片开阔的谷地上,海拔约5000米。路边有几间小饭店,王师傅的车已经停在这里,说是要在这里吃早餐。我们则趁着停车之际走到开阔的雪地上拍摄雪景。白色的雪和黑色的土地在荒野上形成了非常有质感的黑白两色线条,有点像画家笔下的水墨画,非常的特别。在这里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一种非现实的感觉,好像去到了南极或是北极,那旷世之美难以用文字表达。

我们的车先离开了这里,因为另两台车已经跑到我们前面,领队要赶到他们前面。王师傅他们一车人留下来在这里吃了一顿难忘的早餐,据说吃了面条,让我们口水流流。
10点多钟,突然间一片白雾茫茫,太阳躲了起来,雪山不见了,蓝天消失了,我们就像在云里雾中穿行,飘动在云端,如果不是见到路边一根接一根的电线杆,还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经过了甜水沟兵站,但铁锁头把门——无人。一直到11点半,我们才穿出迷雾,见到了太阳。沿着冰河。。。。
【红柳滩上的新疆拉条子】
一点左右我们到了红柳滩,这里海拔约4250米,是新藏线上一个重要的补给点。我们要在这里停留吃午餐。据说许多年前这里曾到处长满红柳,因此得名红柳滩,但后来渐渐被砍伐做柴禾烧光了。这里是一片开阔的谷地,四面环山,层层山峦覆盖着白雪,219国道就从那山峦中穿过,颇为壮观。谷地中停留着很多往返于新疆西藏的大小型货车,其中一台车拉的是三十吨的矿产品。三十吨啊!如此的庞然大物,怎样穿过这条举世闻名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最为恶劣、最为险峻的新藏公路呢?

这条公路,它北起新疆的叶城,,南至西藏普兰,全程1100公里。它在连接喜马拉雅、冈底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著名大山脉的山结间穿行,沿线必须翻越十余座冰山大阪,最高海拔6000米左右,氧气不足平原的三分之一,对人的心肺是个严峻考验。全线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好些路段数百公里内渺无人烟。年年都有人在这条路上因为缺氧而死亡。
我们真是由衷地佩服这些师傅!我和燕子主动上前和正在维修车辆的师傅聊天,他们说大约一周一次往返于叶城阿里。在听说我们因为路途被阻未能进到扎达时,直为我们惋惜,因为能去那里的机会太少了。
2点钟了,我们的新疆拌面还未做好,只能围在饭店的火炉旁,听老唐吹嘘他们今天见到藏羚羊的故事:他们在死人沟吃了早餐以后,就开始追赶我们的车。途中非常幸运的是,他们在雪地里看到了几十头的藏羚羊正在从公路的一侧向另一侧迁移。王师傅把车停了下来,让藏羚羊先走。已经过去的就过去了,没有过去的则在那里停留了一会,掉头又沿着原路跑回去了。哎,这就是运气了,此行他们那台车多次遇上野生动物,可我们只有眼馋的份了。
就这样边聊边等,直到3点钟才把这顿新疆拉条子等来吃完,这顿饭等的也真够久了。
离开红柳滩,一路上全是连绵的高山和无尽的戈壁荒滩,没有人烟。约4点钟,当我们翻过海拔4300米的康西瓦大坂时,我们只是远远地看到一个石碑,并没有停下车来。只听周总说那是中印边境之战英雄纪念碑。直到第二天才听搭便车的梁排长讲述了它的故事。这是后话。
【新藏线上的三十里营房】
6点多种我们到达海拔约3700米的三十里营房。这是新藏线上赫赫有名的兵站,除了兵站招待所,这里还有邮局、医疗站、油库等多家驻军单位,不少的饭馆、发廊,都相拥分布于这个两侧群山夹护的狭长山谷之中,就像一座小镇。我们当晚就准备在兵站借宿。记得这是我们此行住宿的第三所兵站。兵站对面就是那所著名的新藏线上惟一的战地医院。
周总去交涉。按规定部队当时正在接新兵,一般情况是不对外的。但他还是做通了营地官兵的工作,允许我们当晚住在这里。这里的条件应该是当地最好的了!安排了三间房,全部女士一间睡陆架床;男士两间,四人一间;剩下周总单挑,就与其它来往暂做停留的官兵同居一室了。
走进兵营,顿时觉得自己也神圣起来。绿色的军装,绿色的走廊,绿色的铺盖。当时正遇上部队在敲锣打鼓欢迎身穿一身绿军装的新兵。望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心想不知他们的父母是否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到这块高海拔的地方当兵,那真是青春的奉献!新兵们住在兵营招待所绿色的大通铺里。招待所提供开水,晚上12:30熄灯。二楼还有桌球室,当时见到一个女兵正在兴致勃勃的玩桌球。
晚餐我们在兵营外的一家川菜馆吃的,同样少不了回锅肉,但今天还吃到了粉蒸肉。不知怎么回事,餐餐川菜都吃得那么香。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位骑着三轮车走西藏的老汉,据说他骑着三轮车已游遍全国,媒体上对他此举有不少报道,他也在这里歇脚。现在喜欢探险的人是越来越多。自从余纯顺孤身徒步西藏,创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后,极大地激发了那些崇尚自然喜欢探险人士的热情。以各种方式进入西藏的独身旅行者,抱着不同的目的纷纷踏上了这块神秘的土地。这位人士可能也属于其中之一吧。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