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宜昌游记
宜昌游记
“一见锺情”宜昌城
一个人一辈子总会因为自己说不清楚的情愫,对某一个地方往往会有一种特别的“情”。对于自己生长的故乡,心里总是有着一种“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的“一往情深”;在一个地方生活学习甚至服役久了,“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之下也会“日久生情”。但很少有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产生“一见如故”“两情相悦”的“一见锺情”,而宜昌恰恰就是这么一座让人“一见锺情”的情韵雅致的美丽城市。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的东口,也是长江上游和中游分界之地。古时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被称之为“夷陵”。秦国“白起烧夷”,还有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今天的宜昌仍然还留有关羽与吕蒙对拴过马的“对马山”,诸葛亮补过旗的“补旗河”,刘备安营扎寨的“打望坪”等遗址。如果在古玩市场转转说不定还能“淘宝”一枚刘备留下来的孔方“五铢稚钱”。

不知道顺治皇帝搭错了那跟神经,不喜欢“夷”字而改名为“彝陵”。所以今天的大街的餐馆酒店,有的名为“夷陵”有的名为“彝陵”,如果不熟悉的人肯定会纳闷:宜昌人民文化水平太低尽写错别字,“夷”“彝”不分。最后还是顺治皇帝的孙孙子康熙皇帝比较明白事理,干脆恢复了在东晋就用过的一个名字“宜昌”, “宜于昌盛”,好听也好记,也同样历史悠久。

安辉兄嫂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校庆结束后我搭他们的便车来到宜昌,因为我已经买好第二天从宜昌返回北京的机票。荆州到宜昌已经有了高速公路,行车距离也就一个小时。一路上安辉兄开车,嫂子坐其旁边监驾,后座上闲着无事的我一直为刘备同志遗憾:如果再“戒骄戒躁”一点,一个小时就“打回老家”了啊。

当汽车进入城区,行驶在新建成的宽敞滨江大道上时,车窗一闪而过的漂亮街景让我目不暇接。宽阔整洁的街道,布置别致的高楼大厦,温馨舒适的民居宅院,还有那和沙市万寿宝塔齐名的“天然塔”,跨江而过的“夷陵长江大桥”,秀美而又郁郁葱葱的磨基山,更有路上安辉嫂子一路上跟我如数家珍似的介绍的“三游洞” “西陵峡”,“葛洲坝”,“白马洞”, “三峡人家”。

去三游洞风景区的路上,连出租车师傅都跟我说,宜昌可以用“美好宜昌”四个字来形容。“美”:山美,水美,人美,城美;“好”:资源禀赋好,人文环境好,交通区位好,发展前景好;“宜”:宜居,宜旅,宜业;“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难道你到了宜昌,能不“一见锺情”?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