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宜昌游记

宜昌游记

奇峰丽景三峡巫山第一溪---神女溪

 神女溪离“巫山十二峰”神女峰最近,登过神女峰,转身即进神女溪。神女溪是青石镇与飞凤峰之间的一条小溪,溪长15公里,由于水面湍急、溪浅道窄,其中有10公里为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谷。

 神女溪的山水景观令人称绝。翠屏、飞凤、起云、上升、净坛五峰,棋布溪水两岸。神女溪中游,内侧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云峰。峰峦叠翠,云遮雾绕,“江流曲似九回肠”。多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景。慕名神游长江三峡者,倘若不进神女溪,则永留遗憾。平湖回流,流水变平,水位抬高,神女溪下游约九?公里景区,巧夺小三峡之奇秀,更加大三峡之雄险,虽为巫山之山,却似桂林漓江之水——静绝,清绝,绿绝!自七女潭沿溪而进,满眼皆绿。峰回溪转,隐天藏日。阔不过丈,窄不盈尺。游览其间,惬意舒心。

刚发现 “巫山云”和“伟人峰”人文景观。举目遥望上升峰东南侧刀劈斧削般的万丈摩天绝壁,“巫山云”三个大字清晰可辨,这“墨宝”并非人为,而是饱经风雨的青灰色崖壁上显现的褐黄。更为绝妙的是,不仅从左向右看是“巫山云”,摇头晃脑从右往左念亦为“巫山云”。怎讲?逆读时“巫”字越看越像繁写之“云”(雲),“云”则成了草书之“巫”。神女溪深处净坛峰景区的“伟人峰”,伟人“毛泽东”凝目北望几十里外高峡平湖、无恙神女,与宜昌三斗坪的“毛公山”遥相呼应。

  神女溪,堪称巫山第一溪

三峡神女峰资料:

望霞峰,又叫神女峰。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宫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生活。八月十五这一天,她邀了她身边的十一姐妹,腾云驾雾,遨游四方。当她们来到巫山时,只见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间。瑶姬敬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决定助他治水。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捉拿回宫。十二仙女早就厌倦仙宫生活,她们挣脱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姐妹十二忘记了回宫的事,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所立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便赢得了“望霞峰”的美名。

 神女峰的传说,在三峡地区流传甚广,其说不一。这些传说,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巫山百姓为纪念他们心目中的“神女”,尊称她为“妙为真人”,在飞凤峰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神女庙)。山腰的一块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

三峡大坝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如现在一样仰头眺望,才能欣赏到神女的绰约风姿。

秀美神女溪的山水景观

宜昌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宜昌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