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十八天 (6)林芝巴松错
巴松错是我到西藏以来看到的最美丽的湖泊。赞誉它是【西藏的小瑞士】一点不为过。
我们一下车,就被它的美丽所震慑。有人说,巴松错是躺在绿色地毯上的一位仙女;而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块镶嵌在森林和雪山之间的温柔明净的绿松石。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泊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巴松措是藏东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淡水堰塞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如碧似玉,湖面绿幽幽的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

巴松错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长约15公里,平均宽度2.5公里,湖水最深处为166米,总面积25.9平方公里。与西藏的那三大神湖(羊卓雍湖、纳木错、玛旁雍错)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不时有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游艇掠过,泛起阵阵涟漪,清风吹过,顿觉心旷神怡。


巴松措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的著名风景区之一,是西藏首批4A级国家名胜风景区。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的可见游鱼如织,情趣盎然。

我们的李老师张开双臂在欢迎大家上岛游览。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不相连而是漂浮在湖面上的。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岛上的古木、奇石,无不披上宗教的色彩。


听说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个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作为红教著名的神湖,每年来此转经观湖的信徒络绎不绝。
看巴松错的游览示意图,再有一个星期也玩不转。我们却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再多看一眼吧!把这美景深深的留在记忆里,留在记忆卡里。


在西藏人看来,西藏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湖,都有神灵居住。朝山拜湖,对于藏人而言,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在这片信仰的天空下,转神山圣湖就和转经筒、玛尼堆一样,是凡人取悦神灵的方式。 巴松措虽然有小瑞士之称,但一看到经幡飘扬,玛尼堆垒起,这就是我们祖国的西藏,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