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林芝游记

林芝游记

远征新青藏之旅日记--巴松措

【林芝印象】
林芝——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因为它是广东省的对口援藏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在4月的春天,已悄悄给田野给树木披上了一层翠绿。到拉萨后的第一天就东行去林芝,再折返回到拉萨游览,实在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让我们从高海拔地区走向低海拔地区,从干燥的藏北地区走向湿润的林芝地区,人会感觉更舒适,非常有利于我们的体力恢复。
早上9:30左右我们出发了。我和燕子坐上了大部队的考斯特中巴,领队周新伟和地接吴导都在这台车上。同车的其他人员都是新疆粮食部门的优秀员工,他们中有维族、回族和汉族。此行是他们部门对员工的一种奖励,与我们此行的性质类似。中巴马师傅车技很高,胆大心细,将车开的飞快。车窗外插的一面印着“远征新青藏红色之旅”的黄色小锦旗,在风中猎猎飞舞。

这一天我心情非常的轻松,因为我已经完成小分队的临时领队任务。从与大部队汇合那一刻起,就将我们全权交给了领队周新伟,责任转移了,没有了压力,我可以轻松地去看去玩去拍照了。为了照顾我的摄影爱好,周新伟让我和吴丹导游调整了座位,我坐到副驾后的靠窗边的座位上,尽情地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照相机取景框中千变万化的景象飞扬;我享受着这特殊的待遇,心里暖融融的,这种心情一直伴随这我走完所有的路程。
我们沿着318国道向东行。实际上这是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公路线,全长2413公里,据说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条公路,也是四条进藏线中沿途景色最为秀美和多样的路线,秋天是这条路线最漂亮的季节,是摄影发烧友的首选路线。但我们只走了拉萨到林芝的这一段,行程约470公里。我心想今后如有机会,我还要来走走这条线。
离开市区,经过拉萨大桥,我们开始走上川藏公路。说实在话,原来对去林芝我没有太高的热情,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那里只是西藏“绿色”的代言词。广东四季如春不缺少绿色,我更喜欢的是广东所缺乏的金灿灿的秋色和银装素裹的冬色。如果让我自己设计路线可能我就会放弃林芝。因为我对它并不了解。我淡淡地看着车窗外,看着拉萨河水在欢快地流淌,但没有什么特别。
【米拉山的震撼】
中午约12点,我们来到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自然景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最早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巍峨的雪山,随后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经幡世界,经幡的海洋,整个山口到处都飘动着五色经幡。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惊。远处的皑皑雪山和随风飞舞的五色经幡,构成了雪域高原的独特景观。这就是我梦中的雪域高原,是我走进西藏一直在寻找的梦幻。现在它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禁为之倾倒。它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冲击着我的心扉,激发了我、乃至我们所有人的对西藏雪域高原的热情。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我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拍出心目中理想的雪山经幡画面。

经幡,是由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串成的布条,上面常印有经文。五色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表示生命的经久不衰。它可以挂在玛尼堆上,挂在树上,挂在任何想挂的地方。经幡随风摆动,据说每摆动一次就是向天传送一遍经文。经幡在西藏到处可见,它已经成为真正的大地艺术,它给本无生气的苍茫大地带来了生命。但米拉山口的经幡是我们此行见到的最壮观的经幡,深深地嵌入我的脑海和我的心里。同时动摇了小张和博士打道回府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我们一定要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这里天更蓝,云更白,氧气也更稀薄,这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 它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纸条,但在山口的最高处,矗立着一座刻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在蓝天白云下,这座雕像是那样的显眼,它是米拉山惟一的标志性建筑。而刻有“米拉山口”几个大字的石碑却告诉我们到了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了。

约12:30点我们在处处透着藏族气息的松布镇分为两个饭店吃了午餐,一组人吃汉餐,另一组人吃清真餐,我们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后来每到吃饭的时候,周新伟总要两处张罗,这一路上真够难为他了。在镇上我们见到了装扮得藏味十足的卡车,尽管不明白那些图案表示些什么,但能猜得出都是些驱邪或者吉祥的意思。
从米拉山口开始,尼洋河就开始伴随我们直到八一镇。顺流而下的尼洋河清澈明亮,藏族人给她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仙女的眼泪。她发源于米拉山,于八一镇南约40公里处汇入雅鲁藏布江。在去巴松错的途中,我们见到她美丽动人的一面,碧绿的河水在山涧中绕过一块块石头形成了一个个湍流,一个巨大的独石好像天外来物,正好跌落在窄窄的河床中,当地人把它称之为——中流砥柱。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青山绿水,我全然感觉不到这是在西藏!

越走,一路上的风光越壮美,美在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直冲云霄的雪山,在蓝天下尽显丰姿。我目不暇接,手中的照相机不停地捕捉雪山的风采。但是车开的太快了,有些地方我真想让车停一停,让我能够好好地饱览雪山的雄姿。但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自驾游啊。我想不管好坏,我以数量取胜,总有好的吧。我的Canon30D真是把它快速聚焦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好像机关枪扫射一般,啪、啪、啪,声音清脆悦耳,真是爽极了!

【瑞士风光的巴松错】
5点左右我们来到了享有瑞士风光的巴松错,又名错高湖。巴松错在藏语中的意思石“绿色的水”。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湖水碧绿,四面环山,就好像一棵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绿幽幽的水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湖水清澈见底,湖中游鱼如织往来穿梭,更显得一片宁静。湖中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岛上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寺庙,名为“错宗工巴寺”,登上寺庙的台阶两侧可见男女生殖器崇拜的图腾。我们踩着浮桥来到了岛上,岛上的桃花开了,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一只灰白色的不知道是狗还是狐狸,摇着尾巴慢悠悠的在人们面前晃来晃去。岛上古树参天,树下是五彩经幡,装点着岛上的羊肠小道。好一个神仙住的地方。如果能在岛上静静地住上一个晚上,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住在湖边住帐篷也可以啊!那样的话,尽可以夜听水波拍岸,朝观湖畔晨曦,过过神仙般的日子。记得来之前,大民也告诉我这里真是一个值得住一晚的地方。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巴松错,但她如诗如画的醉人风光,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
晚上我们住在八一镇。八一镇过去只是一个兵站,随着建设和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成为一个镇。这里的汉族人比别的地方是要多一些,但并不是军人的后代。我们住在山水宾馆,这是一家去年才新装修的宾馆,房间非常宽敞,设施新条件不错,感觉就像在广东一样。
我们在宾馆外的饭店用的晚餐,饭后新疆的团友请我们去茶馆喝酥油茶,他们已经侦察好了地方。随着大家走进藏式茶馆,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家家庭式茶馆。一间大房间,靠里面有一张大茶几,四周摆放着木质沙发,上面铺着藏式的花毛毯,给小小的茶馆增添了一丝藏族气息。据说这家还不是正宗的藏式茶馆。酥油茶以壶计算,五磅热水瓶的酥油茶25元。茶的味道很香,略带咸味,我感觉有点像新疆的奶茶,但新疆朋友说奶茶里面没有加酥油。我是喝不出来它们之间差别的。原以为酥油茶会很难喝,可谁知道大家都很能适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之前准备资料提到,酥油茶能够帮助恢复体力、缓解高原反应,总之大家都喝了不少。
现在的酥油茶都是用电动搅拌机打出来的,要想喝到地道的用传统的酥油桶打出来的酥油茶,可能要去到深部地区的藏民家里。我只是在电影中见过看那个打酥油的动作,很想亲眼看看。不知道后面的路程有无这个机会。
山水宾馆这么好的条件,但晚上我还是忍住了不敢洗澡。

林芝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林芝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