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甘肃游记

甘肃游记

梦柯记行 之二:冰河.大本营.高反初体验

车子缓缓前进,山形已渐行渐近。突然,一只黄羊轻快地穿过公路,噔噔噔地奔向了戈壁深处。这难得一见的戈壁草场的美丽精灵,让满车子的人欢呼不已。车子的右侧,黑褐色的乱石峥嵘下,一条柔弱的溪水缓缓流过,岸边是一线色彩绚烂的红柳胡杨。小生命应该是去喝水的吧,在这极旱荒漠地带,遥远的雪山用她的涓涓细流,滋养了一方无数顽强坚守的生灵。

行至石包城保护站处,一道路障拦住了去路。从这里开始,进入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般的车辆就不让继续通行了。领队小麦下了车,跟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交涉了一会儿,路障升起,继续前进。在后来的同行过程中,听领队大漠说,梦柯并非我们一般概念中的旅游区,必须要提前给酒泉市旅游局提交登山申请并备案,拿到批文后才允许进入。毕竟,这里是最纯净的水源冰川,再讲求环保的人类足迹也会给她造成污染和难以消融的瑕疵。

停车小憩。雪峰已近乎咫尺。银色山脉下,薄薄的草场一片苍黄深秋,几座洁白的蒙古包矗立路旁。路边裸露的土地碎石狰狞,草场生态的脆弱可见一斑。

三天后返程的路上,恰好遇到了归牧的羊群。让人难以致信,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养育出如此的肥美和鲜嫩。

一路持续拔高。同伴的GPS上显示车速已经降到了20公里以下。小麦告诉我们,几年前,从石包城进入梦柯尚没有公路,那时候的登山者必须徒步进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肃北县修通了从石包城直接通往大本营的公路,并给它起来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石梦线。

车行至老虎沟。雪峰下一道平缓的碎石冰河无言铺开。不知多少年前,这里曾经是高山雪融的一江碧流,浩浩荡荡一路奔流,滋养了下游的无数森林和草原。随着冰川退化,冰河早已干涸无踪,山下的生态也被打入了高山极旱荒漠地带的冷宫。
归程中,同伴拍下了大雪后的冰河,碎石遍布的河床落满了熙熙攘攘的雪,遥看有似当年一江苍茫的感觉。
车子费力地驶到4200米海拔,一道相对平坦的小小碎石山谷横在眼前。传说中的大本营到了!这里是冰川的末端,山谷的对面是奇峰竞秀的冰塔林,四周环绕着被冰川侵蚀得破碎不堪的陡峭山峰。在一片远古洪荒的寂寞中,孤零零的一顶蓝色条纹布帐篷显得那么渺小脆弱,又那么生气勃勃。

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一支新疆的登山队伍也在此扎营。他们的队伍相对庞大一些。明天,我们就要从这里开始我们挑战梦柯东峰、挑战自我的旅程。

跳下车子,寒意阵阵袭来。提前驻扎大本营的协作热情迎上来,让我们先进帐篷休息喝水。在此之前,领队也数次强调了喝水在高海拔地区的重要性,缓解高反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多喝水,别无良药。进入温暖的大帐篷,一人一个小板凳坐定。捧了开水,有人已经出现了呼吸急促、轻微头痛症状。

休息片刻,安顿好行李帐篷,开始了冰雪技术装备的训练。我们此次登山的大部分同伴的都没有任何雪山经验,必要的雪山装备——冰镐、冰爪、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的使用还很不熟练。趁着下午还有时间,在冰塔林进行简单的适应训练。

在近乎60度的陡峭雪坡上纵身滑下,然后再迅速转身,将冰镐用力插入冰中,全身的重量压上,巨大摩擦力会让快速下坠的身体停止下来,这就是“滑坠制动”练习。刚一开始,站在高高的冰坡顶上,大家都有些发怵,没人敢做第一次的尝试。很快,勇敢的第一人出现了,后面的练习就轻松了许多。原来,从与雪坡近距离接触的感觉竟然毫无恐惧,还很奇妙。

上升和下降的练习也比较容易,就是在登上顶部那个几乎垂直的冰坡时,稍稍费力一些。好在领队小麦说我们登顶的路程中,并没有如此陡峭的冰壁,大家稍稍安心。
初见雪山的兴奋,冰雪训练的疲惫,晚上很多同伴出现了较严重的高反,呕吐、头痛、头晕。晚餐是鸡蛋菠菜煮挂面,在这样的海拔,水70摄氏度左右就开了,面是无法煮熟的,煮的久了就成了一锅面糊。我勉强吃了一小碗,感觉胃口甚差,头也闷闷地跳痛起来。高反,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要克服的困难。
晚上九点,走出大本营的大帐篷,仰首可以望见漫天的璀璨星斗,不远处的晶莹雪峰闪烁着微光。
站在这样的高处,天,如此接近。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