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甘肃游记

甘肃游记

梦柯记行 之三:冰塔林.C1.近距离雪山

一夜头痛辗转,迷迷糊糊到清晨。半夜还听到旁边帐篷的同伴呕吐不止,看来雪山的第一夜,很多人都过的不平静。天光才蒙蒙亮,就有勤劳的协作已经起来了,一边为大家煮水做饭,一边逐个帐篷招呼着同伴们起床。
恋恋不舍地从暖和睡袋中爬起来,简单洗漱之后,开始整理背包,将暂时不用的物资全部寄放在大本营,这一路持续登高,是不允许我们带很多非必须品的。我失误地将千里迢迢背来的葡萄干、牛肉干全部留下了。第三天从C1下撤,在一整天粒米未进的时候,我才发现了它们的珍贵。
早餐是热牛奶和面包夹鸡蛋(顺便提一下,奶粉是雀巢的,呵呵)。八点半一行人开始出发,因为高反严重,有四个同伴选择留在了大本营。队伍中有一对中年夫妇,年纪都在五十多岁了,阿姨高反非常严重,一整夜头痛、呕吐、发热,状态非常差。叔叔感觉尚好,我们都劝他跟我们一起爬山,机会如此难得,并且队伍中会有专门的高山协作来照顾阿姨。叔叔却很坚定,说我要留下来陪着,不能让阿姨一个人。这番话让大家感动不已。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携手踏戈壁、登雪山已足以让人羡慕了,少年夫妻老来伴,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更是见证了雪山一样纯净深厚的爱与亲情。
绑紧冰爪背包上肩,挥别了留守同伴,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C1营地,距离大本营约十二、三公里,海拔4900米。攀上乱石纵横的山谷,突然亮在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神奇世界!
冰塔林浩浩荡荡从天边铺展开来,一座座洁白的冰峰延绵不绝,仿佛正在暴风雨中呼啸怒吼的大海,巨浪滔天,气势磅礴。
晶莹的雪峰或尖耸或圆润,一排排扇面般层层展开,又如同从海底缓缓升起的巨大扇贝的美丽群边,在阳光下闪耀着钻石般眩目的淡蓝光芒。天空是低垂的清澈深蓝,没有一丝云彩,冰雪世界一片寂静。

走在这样如此神秘又壮阔的冰塔林中,我们几乎都忘记了在负重拔高,忘记了风箱般呼呼作响的肺,忘记了头部的强烈跳痛,每个人都凝神屏息,震撼于大自然的绝美奇景。天地之大美,可以如此动人心魄。

第三天的下撤,一场大雪又让冰塔林更加如梦似幻。言语苍白,无法述及其万一。

回来写作业的时候,专门查了一些关于冰塔林的资料。冰塔林是一种罕见的冰川奇观,是由冰川末端的冰舌融化而成的,只出现在低纬度的大陆性冰川上。在中国,最著名的冰塔林是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梦柯的冰塔林规模没有绒布那么巨大壮观,但也有一种别样的柔美旖旎。

冰塔林的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低纬度、大陆腹地的冰川末端,巨大的冰面逐渐融化,开始时出现一些裂缝,纵横相间的裂隙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融化,把大冰川分割成一个个冰块,冰块继续融化,直到形成层层叠叠的壮观塔林。除了漫长的岁月,完成这个过程还有两个重要条件——“融化速度慢”和“阳光角度接近垂直”。

这也就解释了冰塔林为什么只能在低纬度和大陆性冰川上。身处大陆腹地、缺少海洋暖湿气流补给雨雪的冰川,叫“大陆性冰川”。这样的冰川补水少,向下流动的运动速度慢,末端冰舌有充分的时间慢慢融化。海洋性冰川运动速度则相对较快,末端冰舌能延伸到海拔很低的地方,海拔低意味着气温高,冰融化的速度也快,难以形成冰塔林。

阳光是冰川融化的主要热量来源。在低纬度地区,夏季太阳光能近乎垂直照射,像一把饱含热量的刀子,直直戳入厚厚的冰川,把冰川垂直方向切割。高纬度地区即使在正午,阳光也是斜射的,“刀子”是斜向插入冰川的,融化出的裂缝方向也不垂直,难以形成塔形的冰柱。

冰塔缝隙中显示出的蓝色是冰川冰的一大特征,因为冰雪在冰川内部承受着巨大的重压,冰晶的细微结构发生了改变,对光线的折射与反射也产生了变化,显示出独特的蓝色。

与千百万年的洪荒岁月对视,心中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尊严与感动。

走出神奇的冰塔林,雪峰林立的山谷间,一面平缓的雪坡缓缓铺展至天边。天边的云朵棉絮般温柔而沉重地浮在山顶,阳光为它镶嵌了亮白的银边,在雪峰上投下一片片暗色的阴影。

领队小麦说,再上三个坡下三个坡,就到达今天的C1营地了。这是为我们鼓舞加劲。一路负重穿越相对陡峭的冰塔林,还要忍受高反带来的不适,很多同伴都已疲惫不堪。我的状态也非常不佳,头虽然不怎么痛了,但异常困倦,每次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坐在大包上都几乎要昏睡了过去。嗜睡和失睡都是高反的正常表现。
打起精神,努力睁开要粘在一起的眼皮,多看一眼绝美的山色吧,这样的高处,这样的奇景,需要我们用加倍的勇气和信念来欣赏体悟。

我给自己定的频率是默数五十步后休息十秒钟,在十秒内调匀呼吸就立即前进。前进一小步,都是新高度。望望不远处的同伴,都是趔趄的脚步,沉重的喘息。肉体的艰辛,灵魂的欢乐,付出和收获永远是对等的。
终于,不远处的天边出现了几个彩色的小点,那是C1的帐篷!在艰难跋涉了近八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C1营地。在来梦柯之前,我对自己能走到哪里是没有概念的。雪山,高反,这些都是第一次面对。今天,我用真诚的心纯净的勇气,战胜了自己。喜悦和激动在胸中激荡。

顺便说一下这蜿蜒脚印旁的长长雪道。我们此次的登山分了两只队伍,我们是第二支。在比我们前一天登山的队伍中,一个青岛来的山友半夜突然严重高反,到了神智不清的吓人程度。经验丰富的领队大漠立即组织高山协作用睡袋和防潮垫层层裹住了他,并安排马戈和小孟第一时间将他拖往大本营。在这样的凶险情形下,尽快降低海拔是缓解高反的最有效办法。他们出发时是凌晨四点,直到上午的八点多才到达大本营。无法想象,午夜时分,亘古沉寂的雪山上,几只摇晃的头灯闪烁着如何急迫的生命微光。快点,快点,再快点!生命在恢宏磅礴的雪山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脆弱。
今年五一还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个登太白的驴友走到文公庙时就发生了严重高反,由于领队缺乏经验,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这名山友不幸遇难。这样的新闻在全民户外时代来临的今天不算罕见,不熟悉自然法则、缺乏经验、盲目自信、不懂得放弃,都会让自然给我们以狠狠教训。自然随时间而生,永远不是被我们用来征服的。
那个青岛山友到了大本营就基本恢复了神智,简单的药物治疗和休息后已无大碍。想来,这次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吧。雪山的危机四伏,大漠的当机立断,协作的星夜急行,给生命刻上了一道充满惊险同样也充满了温暖的印痕。在大自然面前,尊重、敬畏、互助、乐观、坚强是永远的法则。

到达C1后,我已经疲惫已极。先到的同伴们已经开始了埋锅烧水,挖一碗帐篷边的雪,就是最纯净的纯净水。虽然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了,困倦全然阻挡了饥饿。我在营地旁歇息了片刻,就直接钻进了帐篷休息。时间还不到下午六点。

睡前,再看一眼不远处的那座山峰。它安安静静地矗立着,看起来并不高大并不艰险。那就是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梦柯东峰5483。那平缓得近乎柔美的山形,又将会以怎样的挑战迎接我们呢?

雪山之颠,光荣和梦想,将与我们同在。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