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兰州游记

兰州游记

人在兰州(三)黄河母亲 羊皮筏子 游艇

围着雕塑转了再转,看了再看,我不仅赞叹如此伟大的雕塑艺术品。从各个角度,我不停的按下相机。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 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母亲”碑。

黄河母亲日夜注视着美丽的兰州,悄望着黄河水日夜不停的东流去。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简易渡河、运载工具,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两种,皮筏作为原始而石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算来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王进定》记载,甘肃至少在320年,就以羊皮筏子渡河。

一位师傅在给羊皮筏子吹气,扎紧,

装好

实在不敢想象,在滔滔的黄河水上,这样简单的工具竟然可以悠然的飘荡在水面。而且已经沿用了多少代。

 说了羊皮筏子,除了羊皮的之外,还有猪皮和牛皮的。

 牛皮就是这样吹起来的。

除了羊皮之外,还有猪皮,牛皮的。
羊皮筏子需要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故当地人见到有人夸海口、说大话的时候就会说,“请你到黄河边上去”,以此来讥讽说大话的人,意思是让其去吹羊皮囊或牛皮囊。有考证,“吹牛皮”的说法就是源于此的。 
古老而又神奇的羊皮筏子,被誉为黄河上的“流动文化”。

虽然羊皮筏子是一种很古老的漂流工具,但现代人还是更向往油轮和汽艇。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