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到敦煌——在河西走廊逛荡(二)
兰州,史称金城,依靠着黄河,取其固若金汤之意。兰州是此行的最后一站,由于早已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所以相当轻松。
兰州就看黄河,我们住在距黄河边上不远的武都路上,穿过张掖路步行街,就到了黄河边,那是最早的一河两岸吧,即使不是最早的,也是最出名的。因为那一河,可是黄河啊。很宽的河堤,铺着地砖,种着高大的柳树,这儿的柳树就象广东的榕树一样的粗大,怕是黄河水特别滋润这种树,树冠也是足以让人晒不着太阳。
走在这路上特别的凉快,与广东的闷热简直不能同日而言。

还有一队列的铜车马,对于我们这种没点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没啥区别,最好是有镶金镶玉的东西给我瞧,我就能瞧出它独具神韵了。
下午还是走到黄河边,她们喝啤酒,我喝酸奶,在黄河铁桥边逛了一圈。发现比去年多了一些东西。这时黄河的水还不涨,等一周过后,就涨上来了,泥石流啊,本以为是最安全的省,最后变得很危险。

一别一年,铁桥无恙否?

天上的白云不知飞渡几许,那只石龟依然乖乖地呆在桥边

看看一缕缕白云正在白塔山顶上

桥边比去年多了一块大石头,一看日期,是去年九月立上去的,怪不得我们八月来的时候还没见着。正好一百年了, 这么牢固的铁桥,比现在某些工程好多了。

还多了一个世博的标志,山寨缩水版的中国馆。

傍晚,回到火车站,坐上去敦煌的列车,天还没黑,要到八点才黑下来,一路看沿路的风光。这个也算丹霞地貌吧。

天,还是很蓝很蓝,蓝得不沾一点尘埃,那是,下边都沾满了尘埃,不用沾到上面去了。

开始黑了,大约七点多了吧,远山还是很清晰。

看,田里的麦垛一个个排列得相当整齐,想起我们小时候收割也差不多这样子,晒好了,就担回家里。

戈壁滩上的风车发电机,一排排,没能拉近照,好高的风车。

终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到达了敦煌站,好新的火车站。不过一天只三趟车,应该不会这么浪费的了,迟点连到格尔木就和青藏线连在一起了。

从兰州到敦煌,每处地方都是风景,在车上还遇上一个陈大姐,孤身从北京到兰州开会,可惜她买不到票,要跟旅游团走,要不然我们就会拼在一起,一起游敦煌了,一路相逢,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