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兰州游记
兰州游记
甘南游之——灯火璀璨黄河夜
去甘南前对兰州城的景点做了一下功课,发现几乎都在黄河岸边的滨河路上。快散团时临时决定在兰州的最后一个白天去参观炳灵寺石窟,于是感觉那功课白做了。可没想到,散团前的晚饭聚餐后,游伴提议去黄河岸边散步,我们竟意外地欣赏到了兰州黄河沿岸的美丽夜景。
出租车司机把我们拉到黄河大桥,旁边有一座大石雕,昏黄的灯光下看到是有关丝绸之路的。我们各自都在此留了个影,但我们的目标是黄河母亲雕像。问桥边的交警,说还有半站的路程。以为很近,于是我们沿河漫步。

(丝路雕塑)
那晚,黄河水很丰沛,贴岸很近,缓缓东流。水上有游船,船上有人在打牌、喝茶(领队曾说过,兰州生活水平不怎么高,但在平时,特别是周末,在船上打牌的人却输赢往往上万呢),我们猜,那些牌桌上此时可能就在暗流涌动,输赢悬殊吧?岸边长了密密的树,树下沿河摆了很多小桌。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人坐在桌边喝茶,有人围桌打牌,有人只是闲聊,还有人在水边垂钓。有小广场的地方,像其他城市一样,许多中老年人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跳着国标。看得出,兰州的市民生活过得十分悠闲、安逸。

(黄河沿岸漂亮的夜景)

(游船上有不少人打牌)

(岸边有人垂钓或赏景)

(小广场上市民们在跳交谊舞)
走了一阵没路了,我们只好上到河堤的人行道上去。到达的第二座桥是中山桥。桥很壮观,都是铁铸,气势雄伟,宽阔而牢固,桥上有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在灯光的装饰下异常美丽。特别是对岸的白塔山脚下一片美仑美奂的建筑,都被灯光勾勒着轮廓,显得光彩夺目。奇怪的是,中山桥中间的行车道上竟横排着一列出租摩托,看来汽车晚上是不能通过这座桥的。准确地说,兰州的交通比较糟糕,斑马线旁竟然没有红绿灯。人可走,车亦照行,不知那斑马线又有什么用?难怪前段时间愤怒的兰州老人阎政平要挥砖砸车呢(我们乘车经过老人砸车的地方时,出租车司机就指给我们看过那地方)。中山桥边竖了一个“黄河第一桥”的石碑。后来上网查到,中山铁桥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桥梁,它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长233.33米,宽7米,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五座弧形拱梁是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铁桥时增加的。
(壮观的中山铁桥)
(黄河第一桥的石碑)
(远观中山桥)
我们不停地走,却好像一直都走不到目的地。这期间,我们又经过了一个西游记雕塑群,经过了已关门的水车园,经过了一根看不清上面写着什么的石柱,看到了渐行渐近的另一座现代化漂亮双悬拉索桥……每次问路,我们都被告知还有半站路。看来兰州的半站路距离非常遥远。我们从兴高采烈走到筋疲力尽(其中一个孩子都走哭了),从人头攒动走到灯火阑珊,从九点多钟走到了十一点……黄河母亲雕像却像牛前面的那把草一样,把我们从滨河路的北端一直引到了南端。就在我们再次问路边的交警时,正坐在路边的交警往身后指了指。探过头去一看,原来黄河母亲就在交警身后的黄河岸上安详地半躺着,膝上枕着那个可爱的尕娃!她以这样突兀的方式与我们相见,给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柳暗花明的欣喜。黄河母亲雕像其实规模不大,这里的人流也很少(不知是不是太晚的缘故),我们到达时只看到一个三口之家在这里虔诚地双手合十而拜。灯光暗淡,雕像显得更加宁静而安详,给人一种平和安宁之感。
(看不清上面的文字)
(已关门的兰州水车园)
(安详的黄河母亲雕像)
这一晚,我们差不多走完了滨河路上推荐的所有景点。虽然累了点,但这个意外的收获却在我们的回忆中重重地描上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