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平凉游记

平凉游记

崆峒山-六盘山-兰州夜景 青海新疆自驾游 三

下午大雁塔广场戏水后本想直奔兰州,可福银高速陕甘边界段还未开通,过长武只能转312国道翻越界山。甘肃境内重上高速,一路欣赏沿途黄土高原景色,到平凉高速又断了,要翻过六盘山,走100多公里312国道在静宁再上高速。天色已晚,不敢贸然翻山,便夜宿平凉。平凉城不大,却挺热闹,晚上还非常凉快。

 平凉城西12公里的崆峒山被称为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它属于六盘山支脉,主峰翠屏峰海拔2123米,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重要关口。崆峒山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有“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的美誉。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崆峒山脚的崆峒水库,想一览这座名山的雄姿。

 崆峒山危崖耸峙,群峰蓊郁,兼有北国之雄、南方之秀,是陇东黄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车过水库大坝开到景区售票处(下图水库对岸的建筑),门票竟要120元/人。由于是计划外的一站,本不打算玩多久,看到门票这么贵,决定在水库旁玩一下算了,便沿山脚缆车站方向进山赏景,不错!

 虽处黄土高原,崆峒山却满眼绿意,山上森林、草地参差交错,颇为难得。

 相传广成子在崆峒山石室内隐居修炼,轩辕黄帝曾登临此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在《庄子·在宥》和《史记》均有记载。秦皇、汉武也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等人也在此留下大量诗文。崆峒山中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非常兴盛;明万历年间 (1573~1620),崆峒山仿武当山规制再次大兴土木,修建八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灵龟台、八仙台)、九宫(紫霄宫、飞升宫、五龙宫、遇真宫、老营宫、太和宫、王母宫、静庆宫、询道宫)、十二院等42座道教建筑。站在水库对面,崆峒山峰顶矗立的建筑群清晰可见。

山间发现一户农家残院。在崆峒群峰掩映之下,黄色的夯土墙在绿树丛中异常醒目。

 由于不知翻越六盘山的公路路况如何,这里不敢多停留,中午我们继续沿312国道西行前往兰州。除个别路段,国道整体路况不错,沿途景色也不错。下图可以看到,山中树木减少,草地增多,北方的气息越来越浓。

 不久进入宁夏境内,公路前方就是六盘山。六盘山之名源于其山路曲折,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下图公路尽头右转便进入盘山公路。不过这里的盘山公路没有想象的险,其东坡陡峭一些,西坡比较和缓,加上路况不错,开得很享受。

 六盘山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交界,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六盘山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六盘山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的重镇要塞。六盘山南段陇山(古称陇坂)长约100公里,海拔约2000米,山势陡峭,是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

六盘山山势雄伟,山清水秀,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山路上视野好的地方有简易的停车点,不知是特意建的观景平台,还是停的车多了自然成为了观景台。停车放眼,六盘山美景尽收眼底,

 六盘山是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区内降水量较周围高原稍多,森林茂密,是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成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和“湿岛”。难怪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会在这里休养生息,整肃军队,最后竟病逝于此。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8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在六盘山顶修建了胡耀邦题词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老远就能在公路上看到。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打开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通道。毛泽东登上六盘山,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即兴写下《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好景不长,车刚进入六盘山隧道,突然发现前面的卡车都停了下来,幸亏相邻车道没有来车,看到一些小车借道前行,我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出去了。1997年通车的六盘山隧道全长2385米,小心翼翼地前进,刚出隧道口,路就完全堵死了,还算庆幸,否则在黑漆漆、空气污浊的隧道内待一两个小时的滋味就太难受了。

 公路隧道的贯通缩短了6公里盘山路,清除了312国道上的一个约束点,大大方便了东西交通。但隧道出口的收费站兴许要为堵车担点责任,它离隧道出口太近,大大限止了车辆的通行速度。

 这个时候,最安逸的要算这些牛儿们了,简直就是气定神闲!

 车子时停时开,浪费了我们不少时间,但也给我机会下车欣赏路边的风景,只是不敢走远。

好在平凉离兰州不远,下午五点多我们进入兰州城。这是这次十六天的自驾游中唯一在天黑前入住宾馆的一晚。兰州城夹在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北面九州山脚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地理原因,东西方向特别狭长的兰州城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宾馆休息一会儿后,我们来到黄河边,欣赏中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西湖公园的“黄河母亲”雕塑形象在山西禹门口(龙门)也见过。历史上黄河制造过很多灾难,但国人心中,她永远是位和蔼、慈祥的母亲,因为她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进入兰州前一长段路都是寸草不生的黄土丘陵,突然一个急转,一座现代化的兰州城瞬间映入眼帘,没一点过渡,老婆当时都惊呆了。当我们漫步黄河边时,没有一丝干燥的黄土气息,比较城外的环境简直恍若隔世!

 作为黄河一绝,我们当然不会错过黄河羊皮筏子。黄河水流很急,轻盈的羊皮筏子在水里速度颇快!

 中山桥俗称“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由德国人承建。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沿用至今。桥面上五座弧型架拱梁是1954年整修加固铁桥时增加的。

 黄河上游船如织,河岸边人潮涌动,还有露天舞台在表演文艺节目,兰州的夜热闹非凡!

 夜更深时,中山桥显得更加夺目。

 黄河北岸白塔山脚的建筑群灯火通明。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兰州,尤其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平凉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平凉推荐



特别推荐